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江苏

佛教音乐(天宁寺梵呗唱诵)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2日  共浏览145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佛教音乐(天宁寺梵fàn呗bài唱诵),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源流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武帝时期,其唱诵韵味保留着1500余年前的齐梁遗风。
​​​​​​​       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为超度死去的皇后郗氏,命高僧宝志禅师创制《慈悲梁皇宝忏》十卷日夜念诵,这套佛经流传至今。至唐代永徽年间,牛头禅祖师法融创制牛头禅忏法,这被视作天宁寺梵呗唱诵成型的标志。至明清时期,天宁寺梵呗唱诵基本成熟定型,成为禅宗临济宗的代表性道场。它谨遵汉传佛教宗教仪轨,形成了系统而严格的丛林规矩和佛家忏法,其梵呗唱腔沿袭至今。代表性的佛经有《水陆仪轨会本》《瑜伽焰口》《禅门日诵》《大方广佛华严经》等。
       天宁寺梵呗唱诵和其他梵呗一样,其文学形式分为“赞、偈、咒、白”四大类,而表演形式则以清唱为主,伴有打击乐形式的多种法器。法器种类有大鼓、手鼓、铛子、铪子、引磬、大磬等,使用场合多样,规制大小不一。天宁梵呗的节奏沉稳扎实、风格哀婉,唱腔讲求三弯九转、依字行腔,“宽、嘡、甜、蜜、脆”是其基本特征;唱诵经文大多是长短句,有五句赞、六句赞、八句赞、十句赞等句式结构,其历史渊源与我国唐宋词格有密切关系。
       自明、清以来,天宁梵呗被公认为禅宗唱念的“正宗”,禅宗唱腔的“活化石”。现今几乎所有汉传佛教地区,从我国的内地、香港、台湾,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禅宗寺院的梵呗唱诵皆以常州天宁寺为范本。

Google
 
上一篇:吟诵调(常州吟诵)
下一篇:竹马(邳州跑竹马)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27.344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