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江苏

十番音乐 扩展(邵伯锣鼓小牌子)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1日  共浏览12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十番音乐 扩展(邵伯锣鼓小牌子),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传统音乐类项目。邵伯锣鼓小牌子将丝竹乐与打击乐密集交替演奏,是多支曲牌连缀而成的套头曲。它吸取了道教音乐、“六书”(丝竹乐)精华。
       邵伯锣鼓小牌子源远流长。起源于明,形成于清,是苏中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器乐形式。演奏形式有“坐台”、“踩街”两种。使用乐器品种繁多,且每种乐器都有独门演奏技艺。其代表作有《八段锦》《鹦鹉歌》《十八省》《十八省夹堂子》(列《中国民间器乐集成·江苏卷》、《扬州里下河牌子曲》篇首)。
       它既雄浑深沉,气势雄伟,又格调清新,委婉细腻。重则喧腾豪放,节奏铿锵;轻则如丝如缕,若断还连。绝技施展,高胡手以“头顶拉二胡”,把高胡放在头顶用“西皮”(6-3弦)演奏曲调,音调清脆、高亢、突出。锣鼓手以“铙钹—水里冒葫芦”打破传统“狮子张嘴”敲击法,把水擦布折叠成三角形,紧握铙钹,用手腕在胸前连续柔击,沿胸前向上直至头顶,发出“空葫芦”似在水中咕噜声。它的特色小击乐,吸收了扬州清曲的精髓;细节处理上吸收民间特种行业劳作之声,自然流畅,别具特色。
       它蕴涵着丰富的地域文化,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了民众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需求,对于民风民俗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Google
 
上一篇:十番音乐 扩展(楚州十番锣鼓)
下一篇:梁祝传说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11.719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