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艺术 扩展(梅庵琴派)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1日 共浏览158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古琴艺术 扩展(梅庵琴派),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扩展名录。2003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亦称“七弦琴艺术”。其地理分布以南京为中心,后流传至南通、镇江、上海、福建、合肥以及台湾、香港、美国等地。 该派创始人王燕卿(1867-1921),师从诸城派琴家王冷泉与王心源,兼取两派之长,后游学各地近三十年。经多方名师指授,并吸收民间音乐和西方音乐之特长(如点拍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声流畅如歌,生动缠绵,风韵明快,并注重技法,强调旋律之美。王氏有《龙吟观琴谱》残稿传世,后由弟子徐立孙和邵大苏整理编写了《梅庵琴谱》并于1931年正式出版,至此奠定了该琴派在近代琴学界的地位。自问世以来,先后被海内外多次重印、影印、翻印,其代表曲目有《关山月》《长门怨》《平沙落雁》《捣衣》《搔首问天》等。王氏其他弟子有孙宗彭、程午加等。徐立孙的早年弟子有刘景韶、吴宗汉、陈心园等。刘景韶从南通师范毕业后考取东南大学(后来的中央大学),毕业后又学得广陵派曲目,融两派于一炉,1956年进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古琴二十年,在培养的一批学生中有6人成为国家级梅庵派非遗传承人。他晚年回到镇江,发起成立了镇江梦溪琴社,该琴派已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瑰宝。
|
|
|
上一篇:古琴艺术 扩展(虞山琴派)
|
下一篇:十番音乐 扩展(楚州十番锣鼓)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