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宝卷 扩展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1日 共浏览133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靖江宝卷 扩展(泰州),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亦称靖江讲经,自成系统,分为“圣卷”“草卷”和“科仪卷”。“圣卷”是靖江最富特色的宝卷,都是神佛故事,贯穿因果报应,劝人行善积德。“草卷”和“科仪卷”分别是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和用于做会仪式的宝卷。 靖江宝卷宣讲是靖江民间的传统文化活动,其渊源可上溯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传扬佛经的梵呗和唱导。其基本形式为说唱结合,一唱众和,唱腔有【平调】【单调】【含十字】【滚龙调】【挂金锁】【打莲花】等。往往由一名佛头、两名客师主讲,讲经动情处,听众与主讲者一起和唱,往往一连几天通宵达旦。 宝卷宣讲源于佛教的俗讲,产生于宋元时期。靖江宝卷是清朝中叶从苏南传入的,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经当地民间艺人不断取舍改革,至清末民初已形成了体系性、独特性、信仰性、教化性、娱乐性、风俗性等基本特征。靖江宝卷是“俗文学的活化石”,是独具本地特色的口头文化遗产,挖掘、抢救、保护靖江宝卷,其主要价值有民俗应用价值、学术研究价值、文化资源价值。国内外专家、学者曾多次到靖江调查研究“宝卷”,多次召开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靖江市通过搜集、整理,出版了相关书籍达300万字。靖江宝卷虽然至今仍在传承,但是已出现了衰亡趋向。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仰风俗的淡化、.娱乐兴趣的转移、传承队伍的萎缩、宣讲文本的损毁缺失等。
|
|
|
上一篇:董永传说 扩展
|
下一篇:吴歌 扩展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