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1日 共浏览148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自明代成熟以来已有600余年历史,盛于明清,兴于当代,传承流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地区。 该技艺由原料加工、成型、装饰和烧成等主要工艺环节构成,是我国唯一现存的以拍打泥片手法成型的传统制陶工艺。以当地产紫砂矿为原料,经分选、风化、粉碎、捶练、陈腐等一系列工序,炼制成紫砂泥料,原料处理和配比有“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之说。紫砂泥质地细腻,含铁量高,可塑性好,色泽古朴雅致。紫砂制品种类繁多,从茗壶茶具、盆瓶雕塑、文房雅玩到餐具等。紫砂器推崇素面,装饰手法有陶刻、镶嵌、泥绘、绞泥等,其中陶刻最具代表性。紫砂器一般在1050-1250℃的窑温及氧化气氛中烧成。 在世代传承过程中,该技艺逐步与诗、书、画、印、佛、道、茶等中国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紫砂器赏用兼优,其中以紫砂壶声誉最隆。紫砂壶因茶而生,因文而兴,在原料上采用单一或不同配比的紫砂泥料,在造型方面形成了“光货”、筋纹器和“花货”三个特色鲜明的茗壶造型流派。 该技艺集中体现了中国陶艺质朴、工巧、器美和趣雅的最高追求,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独特的审美精神,成为中国制陶技艺的杰出代表。
|
|
|
上一篇:扬州玉雕
|
下一篇: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