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江苏

扬剧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1日  共浏览13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扬剧,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
       扬州自古即为音乐之乡。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南朝鲍照在他著名的《芜城赋》里就有过“廛闬扑地,歌吹拂天”的描绘。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扬州不仅成为东南经济重镇,还是全国文化中心。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称为“花部勃兴”的空前盛况,就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扬州。
       地方戏的形成有三大源头:一是各地土腔逐步衍变形成独立的剧种;二是各地歌舞如花灯、花鼓、采茶等发展为戏曲;三是古代的巫傩从祈神逐疫转变为娱人演戏。扬剧的形成三者皆备。三百年前的扬州乱弹又称扬州梆子、弋阳梆子秧腔,有古代声腔的影子;香火戏来源于历史悠久的香火设坛做会,实为傩戏;花鼓戏则来自民间歌舞花鼓,实为舞蹈。此外,还有小唱、小曲、小调,即扬州清曲,以[梳妆台]最具代表性,被称为扬剧的“大锅菜”;早在扬州地方戏产生之前已经盛行,并已流传到淮左江右、岭南塞北,而且曲调多、曲目多、人才多,听众也广。这种得天独厚的音乐资源,构成扬剧产生的必要条件。
       扬剧剧目有《孟丽君》《十把穿金扇》《珍珠塔》《袁天罡卖卦》《二郎探母》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整理和创作的古装戏和现代戏剧目主要有《鸿雁传书》《挑女婿》《百岁挂帅》《夺印》《三把刀》《皮九辣子》《王昭君》《史可法》等。
        扬剧艺术在长期传承和发展中,得到公认的流派有三个,即金派、高派和华派,出现了诸多演员,如金运贵、高秀英、华素琴、李开敏、汪琴、姚恭林等。

Google
 
上一篇:苏剧
下一篇:剪纸(扬州剪纸)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9]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4]
 · 北京大观园 [3640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2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07.81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