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1日 共浏览210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昆曲,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2001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昆曲亦称昆剧、昆腔。明初产生于江苏苏州、昆山一带,创始人顾坚在对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整理和改进的基础上形成了昆曲的雏形——“昆山腔”。为当时四大声腔之一,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 在最初两百年中,昆曲只是盛行于昆山地区的一种音乐土腔。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潜心研究改良,造就了曲调幽雅婉转、唱词典雅华丽、集南北曲于一体的“水磨调”,昆曲才作为完整的音乐形式出现。后其学生梁辰鱼以这种音乐形式完成了剧本《浣纱记》的创作,昆曲也由此过渡到戏剧形式。形成剧种的昆曲唱腔圆润婉转,曲调悠扬细腻,文辞典雅,注重格律,从而又被称之为“水磨腔”或“雅部”。 昆曲于明清之际盛行于全国,并进入宫廷演出。清代康雍乾年间,昆曲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此后随着“徽班进京”,昆曲与地方戏的“花雅之争”渐露端倪。至清代晚期,昆曲的地位被京剧所取代。自此,昆曲进入衰退期,观众日渐稀少,专演昆曲的戏班和演员也因无市场而散班或改演他剧。 民国后期,全国已经没有一个专业昆班,昆曲艺术濒临灭绝。在数百年的发展与流传历程中,昆曲艺术中结合地方特色而形成了南昆、北昆、湘昆、永嘉昆曲和已经失传的甬昆等的诸多风格,并对诸多剧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京剧与川剧中更是保存搬演了大量昆曲剧目,因此昆曲也被称为百戏之祖。 江苏省昆剧院是南昆风格代表性院团,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继青为第一届梅花奖榜首得主。目前南方昆曲院团所演出的《牡丹亭》基本均以张继青版为模板。
|
|
|
上一篇: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
下一篇: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