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陕西

红拳的项目简介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1日  共浏览256 次   出处: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红拳起源于周秦、昌名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是华夏武学重要一脉,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是中华武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曾有十三个王朝建都的长安自古就有“文武盛地”的美称,这片土地和生活于此的人,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古人语“东有长安、西有罗马”表明了古长安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这里曾经是中国五千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地。这里孕育着华夏文化的精髓,传承着周人的文雅,秦人的粗犷,汉人的豪迈,唐人的包容。历史造就了秦人充满阳刚、朴实、豪放的性格,红拳就诞生在这片黄土地上,是本土武文化的精髓。红拳文化中,包含着儒家的德修、墨家的侠义、道家的和谐、佛家的慈悲。

   红拳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扎根于三秦故土。其内容丰富、套路繁多、技法全面,以撑补为其母、勾挂为其能、化身闪绽为其妙、钻身贴靠、腿法凌厉、刁打巧击为其法。习红拳者以德艺双馨享誉武林。

   红拳的雏形萌发于周秦。西周时,沣镐即盛行“武舞”“角力”。据《中国武术史》记载:“秦时三辅(今陕西关中一带)盛行“手搏”“击剑”,长安附近尤甚,并以对练套路娱乐提高技艺”。汉代的“角抵”“手博”也非常兴盛。《汉书·武帝纪》记载:“(元丰)三年(公元前108年)春,做角抵戏,三百里皆来观”。元丰六年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可见当时的场面空前隆重。据《汉书·艺文志》收录《手博》六篇记载:“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唐代盛行“角抵”“击剑”“手搏”。在(武则天)长安三年科举制度中“武举”或“武科”的正式出台,进一步刺激了长安城官宦子弟、游侠习武的热情,“耍拳、舞剑、扎枪、跑马、射箭”成为长安少年生活的主要内容。陕西关中是周秦汉唐建都之地,是中国古代文化文明的发祥地,红拳文化包含着周秦汉唐的文化元素与武学内容。关中红拳至今保留着汉唐“手搏”中“手”的称谓,如红拳中的“排子手”、“串子手”。“排子手”内容有:打手排子、抹手排子、云手排子、四排手、八排子手、九排子手、十二排子手、二十四排子手、三十六排子手以及“过手”、“搭手”、“打手”等技艺。“手”在红拳的传承中保留了汉唐“手搏”原有的含义,完整的流传至今,红拳手法技艺内容被称为中国武术的活化石。

   红拳立名,一说是因民间红拳传承人世代流传红拳讲究“出手见红”、“出手一点红”而得名;二说是据传宋太祖赵匡胤随陈抟老祖学得拳套三十二势,后正名为太祖红拳三十二势。

   宋代武术兵源文化得到发展,《武经总要》、《武学七经》等一批理论性著作陆续出版。宋朝以前,红拳是中国武术最早形成的套路形式,以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命名的“太祖红拳”流传于世。南宋初年的一位红拳大师周侗,陕西潼关人,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精通红拳拳械“排子手”撑斩之法。周侗出游河南曾向名将岳飞传授了“陆合枪”、“红拳排子手”等武艺。

   据《少林拳法》载:“元时,觉远上人访白玉峰、李叟于宝鸡、兰州,后双双入寺传大、小红拳、棍术、擒拿等”。

   明代,红拳也被称为“西家拳”,王圻《续文献通考》载:其惯用拳势“雀地龙”、“裙拦”等均出自关中方言。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把太祖红拳三十二势作为训练士兵的必修科目。

   明万历年间,御林大将军王明芳(周至楼观人),家谱清晰,以家传红拳至今。被朱元璋赐封为“明远大将军”的开国元勋冯显(咸阳两寺渡村人),亦是红拳名家。

   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陕西米脂县人,幼年酷嗜红拳,拜陕北延安罗君彦为师,习练红拳及骑射、单刀等,并开创了一代伟业。

   据1995年出版的《陕西体育志》记载:明末名将孙守法,字绳武,陕西临潼人,幼习红拳;清顺治年间名将梁化凤,陕西长安县人,幼习红拳,善拳勇,嗜拳技。康熙年间名将殷化行,自幼习红拳,好读兵书;乾隆年间李麟,祖居延安,后迁至“红拳之乡”咸阳马泉镇程家堡,成为红拳名师,屡立战功,被乾隆封赏赐匾;道光年间段永福,清朝将领,陕西长安人,幼习红拳,膂力出众,曾任广西提督、浙江提督。

   红拳传域甚广,有豫红、陇红、川红、滇红、晋红、鲁红等,尤以关中最盛。清代红拳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乾隆年间千邑宋朝佐、凤翔师宝龙、耀州郭崇志、宝鸡张阳真都是当时杰出的红拳拳师。特别是道光、咸丰年间,陕西红拳不断吸取了别的拳种的实战招式,使红拳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其代表人物——关中四杰(三三一四)即:三原“鹞子”高三(高占魁)、临潼“黑虎”邢三(邢福科)、潼关“饿虎”苏三(苏海潮)、华阴“通背”李四。四人皆精于红拳,并在原红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盘、法、势、理俱全的红拳套路运动体系和完整的打手体系。

   近代,陕西杰出人物井勿幕、胡景翼、杨虎城自幼就习练红拳,并将红拳在西北军中推广。胡景翼部队武术教官杨杰、冯玉祥部队国术教官张鸣岐、西北军国术教官张汉鼎、李万福、朱耀庭、王丙南、程振荣、王福庆等均为当时著名的红拳拳师。抗战时期,抗日义勇军中大刀队官兵也多习练红拳。1937年,杨杰在西安与杨瑞轩筹建陕西省国术馆,杨瑞轩任馆长、杨杰任教官。1961年,74岁高龄的杨杰,应邀出席全国武术表演,受到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荣高棠等领导人的赞赏和接见。1961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记录了杨杰先生的红拳套路“燕青掌”、“子拳”、“子棍”“六合枪”“春秋”刀等内容。

   陕西红拳包括打手对抗、套路运动两类形式和盘、法、势、理四个方面,突出表现了“八字八法”的主要内容。
 
   盘:红拳基础训练分为软十大盘和硬十大盘功。

   法:即打手手法,零手有百,汇编成串,组排成套。与组手排子(如五虎群羊、六把扇子、蜜蜂采花、八排手、九手排子、十二镫捶手),打手母子九拳及打手跑拳程式门子,相辅并习,形成红拳完整的打手体系。

   势即套路,陕西红拳以七大拳系组成:红拳、花拳、炮拳、子拳、醉拳、九拳、通臂,套路有百余套之多。

   理:即拳法理论。遗有专篇(如红拳打手歌五篇),谱本记有套路与动作名称及打手要言、口诀扎子、用武要言、图谱等,红拳有拳有谱,有拳有序,拳序相承相辅,红拳有视肩以防手,视胸以防腿,视神知变,闻呼打吸的特色。在我国武术流派中,红拳堪称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的一个拳种。
 
   八字八法:即手法(撑、斩、勾、挂、缠、拦、沾、挎),步法(弓、马、偷、夺、击、窜、纵、退),棍法(封、摩、揭、挑、搬、提、裙、拦),刀法(提、扎、砍、撩、滚、摩、擒、拿),枪法(封、闭、捉、拿、提、掳、缠、还),鞭法(遮、拦、踪、横、领、劈、刁、打)。以此形成了陕西红拳的主要内容。

Google
 
上一篇:韩城秧歌的基本内容
下一篇:西秦刺绣的基本内容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27]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08]
 · 北京大观园 [36239]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76.56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