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白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70.4米是辽宁省最高的古塔。因塔身、塔檐的砖瓦上涂抹白灰,俗称辽阳白塔。1988年晋升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塔由塔基、塔身、塔檐、塔刹构成。
塔建在平面呈八角形的石砌台基上,台基上为砖筑八角形须弥座。每边长10.3米,高9.4米。上部嵌以短柱相隔的双狮纹饰花砖,每面中间砌一壶门形小龛,龛内雕一狮首卧兽。其上部每面镶砌砖雕一佛二胁侍像四组,转角处雕金刚力士像。
塔身以两层仰莲承托,平面为八角形,转角处为砖砌圆倚柱,高十余米,每面砌筑拱门龛,门楣上为砖雕精美的缠枝牡丹,宝相花及双龙等图案。龛内石雕坐佛一尊,背后火焰纹衬托。龛门左右两侧浮雕胁侍像。座佛、胁侍像头上皆有砖雕垂幔式璎珞纹宝盖,上部浮雕相对两飞天,中间镶有铜镜。
十三层塔檐,第一层每面有砖雕斗拱补间铺作三朵,转角斗拱出斜拱承托檐枋,砖枋上为柏木檐椽、飞椽外,其余则是叠涩式砌筑塔檐,八角置柏木角梁、上砌筑垂脊、上覆以筒瓦、装戗兽、角梁头装套兽,悬铁风铎,一如木构建筑。
塔刹部分以平面呈八角形的砖筑须弥座收顶。其上砌出二层仰莲瓣,仰莲上砌筑覆钵,中间竖一高9.5米的铁刹杆。刹杆上装有铜制圆光、宝珠、相轮等。刹杆顶端套装一个铜铸喇嘛塔,圆光上部刹杆上有八孔铁铸件,挂八条铁链与塔顶垂脊上的八个铜宝瓶相连结。
该塔的建筑年代,其说不一。一说是汉建唐维修,一说是金代,是金世宗完颜雍为其母通慧圆明大师(金世宗追封其出家为尼的生母李氏为贞懿皇后)增大改建的葬身塔。
1988年,在对白塔进行测绘时,在塔顶须弥座底下发现明代维修白塔的五块铜牌(四块重修记,一块护持圣旨),其中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重修辽阳城西广佑寺宝塔记》刻有“兹塔之重修,获睹塔顶宝瓮傍铜葫芦上有镌前元皇庆二年重修记。盖塔自辽所见,金及元时皆重修。迨于皇朝积四百余年矣……”永乐二十一年上推四百年,则是辽代晚期的太平、重熙年间。另外,据辽阳白塔的建筑风格、使用的材料,雕刻的风格与手法、纹饰等,都与有明确记年的锦州大广济寺塔、沈阳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北镇崇兴寺双塔等相一致;其用砖皆是压印大沟绳纹砖,兽面圆珠纹饰瓦当、仿木构的砖雕斗拱、砖雕牡丹、双龙、胁侍、飞天等也与辽代中晚期的同类遗构雷同。因此,辽阳白塔实为辽代中晚期的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