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坐落于大连市旅顺口区万乐街10号,中苏友谊塔北侧,是一栋俄罗斯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建筑总面积2662平方米,建成于1903年,距今已有百余年。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用于旅顺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博物馆。
旧址建筑最初建造于沙俄时期,整体为四方四角院落。主建筑呈横三竖五式的立面布局,规矩对称、威严肃穆。楼体、门厅、顶瓦、墙体的俄式建筑特征,多处精美的艺术雕饰,赋予了建筑浓厚的历史凝重感。
日俄战争后,这栋建筑成为日本关东都督府下辖的陆军部驻地。1919年,日军撤销关东都督府,在原陆军部的基础上组建关东军,借以强化军政管理,这栋建筑也随之成为关东军司令部。关东军十五任司令官中,有九任曾任职于此。作为日本驻扎中国东北地区全部陆军力量的核心,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策划的“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等皆源自这里。作为“九一八事变”的策源地,日本也正是在这里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侵略战争。
旅顺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博物馆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展览和管理体系。博物馆由3个大展厅、3个复原室和1个实物陈列室组成,配合沙盘场景、合成景箱、雕塑等艺术展示手段,力求复原当年的历史风貌。二楼正厅的日本骑兵小队浮雕在高度还原历史的同时,也从细节处深刻地反应了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博物馆筹办的《罪孽之师——关东军》展览,以近3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图表和100多件实物展品,展示了日本关东军从其建立至灭亡的历史变革,深刻揭露了侵华日军,特别是关东军的累累罪行。
多年来,旅顺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博物馆的保护和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认可,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文物局对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建筑主体保护高度重视,对建筑实施了专项维护修缮,这对文物旧址建筑的维护意义重大。
旅顺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博物馆的公益开放,不仅是军民共建的成果,是人民对历史遗迹保护的众心所向,更是文物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的又一个重要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