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广东

粤语讲古
  发表日期:2022年5月13日  共浏览162 次   出处:来源 : 广东省文化馆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讲古”即说书、讲故事。“粤语讲古”是艺人用广州方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语言艺术,在广州及珠三角地区深受老百姓喜爱。粤语讲古来源于古代的说唱艺术,但只说不唱,据说明朝末年,江苏泰州说书大师柳敬亭出任抗清将领左良玉的幕客,随军南征时把说书艺术传入广东,并吸收、融合粤语方言艺术,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曲艺样式,因此讲古艺人尊柳敬亭为祖师爷。

说起粤语讲古,不得不提讲古艺人,主要有民间讲古艺人、电台讲古艺人两种类型。民间讲古艺人多是过去设坛表演讲古的老艺人,以廖华轩为代表。电台讲古艺人多为话剧演员出身,其主要表演在电台节目中出现,此类艺人以张悦楷为代表。另外还有以侯佩玉为代表民间讲古与电台讲古两位一体的两栖艺人。

每一位讲古艺人都是一位语言艺术大师,通过他们高超的语言表演艺术功力,将文字变得活灵活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内容情节更是引人入胜,让听众废寝忘食、流连忘返。这也正是粤语讲古的魅力所在。在广州每当“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这句老百姓最熟悉的开场白响起时,许多人都会全神贯注起来,因为粤语讲古表演要开始了。

粤语讲古表演时,艺人多以醒木、折扇作为道具,通过艺人连贯及极具韵律的语言表演技巧进行演绎,同时会加入一些借鉴于戏曲的表情、肢体表演技巧。讲古叙述角度多以第三者旁述为主,内容着重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和润饰,并运用大量本地的民间成语、谚语、谶语、俗语和大众化的生活语言进行加工。讲古题材多为长篇章回体小说,新中国成立后还包括现代生活题材和广州民间典故、掌故等,故民间多称讲古艺人为“讲古佬”。

大量运用本地方言俗语再创作,讲究语言的韵律性和节奏感,使粤语讲古成为粤方言地区语言艺术的宝库。讲古内容亦承载着广州的许多历史文化信息,成为文化传统得以保持和延续的重要载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价值。同时,粤语讲古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可以寓教于乐,是人们陶冶情操、增进知识的一种形式。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市民文化消费方式和现代娱乐形式的多样化的冲击,加之一些讲古艺人的去世和退隐,传统讲古阵地被取消,观众群体老龄化等原因,粤语讲古艺术逐渐面临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局面。近年来,“越秀古坛”和“文化公园古坛”得到重新恢复,成为广州仅有的两个古坛;电台讲古节目亦多为过去录制节目的重播。因此,加强对其进行抢救保护,培养讲古承传人和观众群,已迫在眉睫。


Google
 
上一篇:彩画
下一篇:竹板歌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27.344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