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广东

粤剧(吴川粤剧南派艺术)
  发表日期:2022年5月13日  共浏览115 次   出处:来源 : 广东省文化馆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粤剧俗称“广班戏”、“红船班”及“广府大戏”,是以广东方言演唱的地方传统戏剧。“粤剧南派艺术”是粤剧传统表演体系中极富个性的流派,现在主要流行于广东“下四府”(今湛江市、茂名市)一带。吴川市粤剧团的表演保留典型的粤剧南派艺术表演特色,是粤剧南派艺术代表性的传承演艺团体。

与省港班精于唱做文场不同,“粤剧南派艺术”更擅长文武场、武功戏,俗称“过山班”,其中融合了南派武术与戏曲形体表演,形成了南派粤剧极富个性的表演特色。

“粤剧南派艺术”特别注重武戏程式和丰富的排场,以彰显人物的粗犷豪放、英姿勇猛。其表演动作刚劲有力,舒张幅度大,有较规范的程式;唱腔以霸腔为主,高昂、雄亮、道白铿锵有力,字字千斤、句句火爆;配以传统的高边锣、大钹、大笛、硬弓、短筒等器乐伴奏,使得舞台气氛激烈,催人振奋。

“粤剧南派艺术”以做功见长,以南方民间武术为基础身段,将龙、蛇、虎、豹、鹤、狮、象、马、猴、彪等武术套路融入舞台打斗动作中,使每个动作刚劲、硬槌硬马,从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适合于舞台表演的武技,其静与动比例恰当,形神兼备,更具感染力。

粤剧南派艺术是粤剧重要的表演艺术流派之一,是研究粤剧历史渊源、宗教信仰、程式武技、演艺流派的重要依据,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粤剧南派艺术多以武术为基础,练功十分辛苦,而且危险性大。故此,目前很多高难度动作,如“吐血”、“呕酒”、“喷火”、“大过山”、“竹杠转肚”、“高台骑人大翻”、“飞标”、“吊辫”等南派绝技已经失传。如不加以抢救、挖掘与扶持,粤剧南派艺术将面临濒危的境地。


Google
 
上一篇:姑娘歌
下一篇:雷剧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00.00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