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广东

客家山歌(惠阳皆歌)
  发表日期:2022年5月13日  共浏览127 次   出处:来源 : 广东省文化馆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惠阳皆歌是客家民间音乐中的独特形式,以客家方言演唱,因其易学易懂、人人皆唱,故称为“皆歌”。皆歌随客家人迁徙与社会发展而逐渐形成,历史悠久,目前关于惠阳揭歌的记载见于清乾隆《归善县志》中:“鹅城万雉半入鑑光,渔歌樵唱朝夕相闻,杭颍之匹诚亦无愧”。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至鼎盛,现主要分布在以惠阳区为中心的客家地区,其影响辐射海外客属地区。

惠阳皆歌调式主要以徵调式与羽调式为主,其中徴调式比较明快,多用于表现春牛调等农耕劳作的类型题材;而永湖皆歌和惠阳山歌多用羽调式,以表现乡土人情世事、诉说悲伤情怀等。惠阳皆歌的演唱不拘于时、不限于地,随时随地均可信手拈来、即兴演唱,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其演唱方式包括独唱、对唱、重唱、领和相结合等形式。惠阳皆歌内容题材丰富、涉及广泛,常以描述日常生活、农耕劳作、风土人情、情歌、赞扬党和政府政策好等为题材,且歌者可根据主题和场景自行发挥,歌词多使用当地客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言简意赅,朴实无华,表达生动、形象、风趣,往往以物抒怀、真情实景、寓情于景,具有独特的乡土气息。

惠阳皆歌是惠阳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形成、衍变、发展与客家人的文化传统、社会生活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直以来,惠阳皆歌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记录与见证着惠阳地区客家人的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等,对于研究客家社会的迁徙与发展史、社会生活史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惠阳皆歌所具有的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对现代艺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其能让观众可以切身参与到其中的一领众合的独特演唱形式,起到了让参与者能共同抒发情感、发泄情绪的社会功能。


Google
 
上一篇:广东音乐(沙湾何氏广东音乐)
下一篇:开平民歌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39.06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