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广东

紫竹观道教音乐
  发表日期:2022年5月13日  共浏览191 次   出处:来源 : 广东省文化馆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紫竹观道教音乐,源于一百多年前从浙江省普陀山传入陆丰地区的全真道教音乐,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受到陆丰地方戏曲音乐、民间传统音乐和地方语言风俗的影响,从而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道教音乐流派。

紫竹观道教音乐分为两部分:一为道徒早晚课读的仪礼配乐;一为神诞法事的法乐。其吟唱音乐内容全照经文,历代相传,一字无改,唱声曲折,故俗谚称“聪明戏仔,鲁笨师公”。其早晚课读的礼仪配乐,以吹仔为主奏,分打击乐和弦乐两种,打击乐多配以云锣、三音、小镲、七响、檀板、木鱼等;弦乐则配以大管弦、凤凰筲等,或加以古筝,近代又有扬琴、三弦等弦乐器。礼仪配乐的曲调婉约、清新,舞蹈身段飘逸、禹步轻盈,令人有飘飘欲仙的感受。斋醮音乐则配以大鼓、大锣、大吹以及大钹、大镲等,气势如虹、响彻云霄,极具穿透力,令人豪情万丈。

曲牌丰富紫竹观道教音乐的另一特点,可连奏三日三夜,谓之“三昼”,有早课颂经曲(全套)、晚课颂经曲(全套)、三官经曲(全套)、清静经曲(全套)、南斗经曲(全套)、北斗经曲(全套)以及玉皇忏(全套)和三元忏(全套)等220多首。

道教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紫竹观道教音乐更是以其大量的曲目、古老的乐器和自成体系的记谱方法,延续着汉唐以来中国道教音乐的血脉,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由于道教音乐的特殊性,必须为出家才能传承,且传承难度较大,紫竹观道教音乐现仅有传承人两人,均年事已高,培养后继人才乏力,而年轻一辈中难觅有一定文化程度且具有音乐天赋的人才,紫竹观道教音乐面临消亡的危险,急需加以抢救与保护。


Google
 
上一篇:广东汉乐
下一篇:雷州音乐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66.40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