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广东

锣鼓艺术(八音锣鼓)
  发表日期:2022年5月13日  共浏览134 次   出处:来源 : 广东省文化馆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八音锣鼓是广东一种颇为特别的民间器乐,有演奏吹打乐、唱西秦、卡戏三种表现形式,明末清初由粤东西秦戏清唱表演班传入,并融合了粤剧唱腔和广东音乐衍化而来,故民间又有“唱西秦”、“听西秦”之称。它广泛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遍布佛山市全境。

八音锣鼓表演均以一个装饰华丽的锣鼓柜为独特标志。组织表演的每个锣鼓会必备一个木质大柜,用以放置所使用的各种打击乐器,行进时由2人或4人抬起长木柜杠,便于巡游表演。八音锣鼓的一大特色是以大小唢呐模仿生、旦唱腔,由丝竹乐器伴奏,演奏《六国大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贺寿》等的成套戏曲,这种仿照演戏的演奏,民间称作“卡戏”;此外还演奏《登殿》、《报春来》等牌子曲和《百花亭闹酒》、《鲜花调》等小调,其风格古朴、粗犷、热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锣鼓柜也因十分方便于八音锣鼓的灵活巡演,而具有流动舞台的显著功能。

八音锣鼓使用的乐器有打击、吹奏、拉弹三大类。打击类有沙鼓(或沙的)、卜鱼、战鼓(或两面扁鼓)、大钹、高边锣等;吹奏类有大唢呐、小唢呐、横箫等;拉弹类有二弦、竹提琴、月琴等硬弓乐器,后来也引进现代粤剧的常用乐器椰胡、秦琴、边祖、萨克管等。演奏时乐器使用还讲究特技性表演,如唢呐吹奏七个调,同时兼吹两支、四支,或用鼻孔吹;两支横箫按孔一左一右;拨弹乐器置诸脑后反弹;拉弦乐器无依托左手提起或高举头顶演奏等,具有很强的技艺性和观赏性。

八音锣鼓以佛山市顺德区的杏坛镇最为著名,传统表演形式齐全,保存有多个制作讲究、雕工精细、装饰丰富且已有百多年历史的锣鼓柜,对研究八音锣鼓的发展衍变和音乐文物,以及晚清广州、佛山的木雕艺术,均有重要价值。

八音锣鼓因历史上曾中断较长时间,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大都辞世,后继乏人。目前演奏吹打乐远未达到传统水平,兼唱西秦更难得一见,最有特色的大小唢呐模仿生、旦唱腔和各种乐器的特技性表演,也面临失传危险;锣鼓木柜的修复和制作,更因以手工为主而少人问津,急需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Google
 
上一篇:广东音乐
下一篇:连滩山歌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19.531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