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五,过端午”,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据《续齐谐记》、《荆楚岁时记》记载,魏晋南北朝后端午节便与纪念屈原结合起来。唐元和十五年,归州刺史王茂元在屈原故里秭归屈原沱建立屈原祠并写下祭文,众乡亲与各色龙舟汇集于此,以之为起点,展开龙舟竞渡,从而形成了屈原故里端午民俗的鲜明特色。这种民俗在屈原故里延续至今,成为一种传统。
屈原故里端午民俗隆重而欢愉。一般端午分三次过:五月初五小端午挂菖蒲、艾叶,饮雄黄酒;五月十五大端午龙舟竞渡;五月二十五末端午送瘟船,亲友团聚。祭奠屈原贯穿端午节庆活动的始终,包括设坛祭拜、游江、龙舟竞渡、粽子寄情、乡里“闹晚”等程序,端午民俗过程因此而更加完整、紧凑和鲜活。自明代起,秭归农民自发组织“骚坛诗社”,于端午时吟颂楚辞或作赋,相互唱和,这在全国各地端午习俗中独具一格。屈原故里端午民俗既传承了传统端午习俗驱疫避瘟的内容,又保留了故乡人民对屈原精神、品格的颂扬和纪念之意。 屈原故里端午民俗是中国上古楚文化和端午礼俗等的活态见证,具有伦理学、历史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它宣扬和传播了中国文人杰出代表之一屈原之精神品格和中国文化传统精神,把传统的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人性化和娱乐化,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同时,这一节日民俗还传承了《楚辞》与其他民间文化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