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湖北

汉剧
  发表日期:2022年5月12日  共浏览146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汉剧,旧称楚调、汉调,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至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走向进一步成熟,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它流行于湖北,远及湘、豫、川、陕、粤、皖、赣、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

汉剧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首创皮黄合流,丰富发展了板式变化体音乐的表现功能。其文场曲牌有400余首,包括唢呐、笛子、丝弦三类。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月琴、三弦、笛子、琵琶、唢呐、板鼓、锣、钹等,并夹用马锣的“川打”。汉剧剧目丰富,号称“八百出”,现尚存650余出,其中较流行的约300多出,主要取材于历史演义和传说故事,代表性剧目有《双尽忠》、《两狼山》、《生死板》、《审陶大》、《合银牌》、《斩李虎》、《宇宙锋》、《闹金阶》、《哭祖庙》、《打花鼓》等。

汉剧的行当较为完整,分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十大行。各行都有自己的表演程序,对兄弟剧种行当的丰富和发展有较大影响。汉剧在发展中先后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艺术家,尤其是解放后形成的吴(天保)派和陈(伯华)派表演艺术代表了汉剧发展的高峰,在全国影响很大。

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汉剧为京剧的形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研究戏曲音乐板式变化体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进行艺术创新的资源。

Google
 
上一篇:宣恩土家族八宝铜铃舞
下一篇:采茶戏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718.75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