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历史沿革:
抚松中国人参博物馆成立于2008年9月,与县文化馆合署办公,一个机构,馆长为龚振东,隶属于抚松县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2015年12月,与县文化馆分离,编制机构独立,馆长为龚振东,隶属于抚松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自然情况:
抚松人参博物馆属自然科技类博物馆,是国有公益性博物馆。属独立编制机构,编制6人。
人参博物馆内设7个展厅,3个基本陈列。分别是:人参采挖和应用历史展、采参习俗和人参文化展、人参标本形态和产品展等。
目前人参博物馆拥有各类展藏品5415件(套)。其中重要展品有:具有数百年历史的木雕老把头像、参王像;大型根艺“人参姑娘”;在酒中浸泡生长的野山参;内含“人参”二字的80年的野山参;玉雕“人参牡丹”;仿真“人参宴”具有百年历史的放山工具;国宝黑曜石;渤海时期文物;利用泥塑人物景观复原的形式,生动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长白山采参习俗”的整个过程;景观复原的“老参茸药店”;以文字、图片、绘画、实物的形式,展示有关人参的各种故事传说、习俗、节日活动等。
陈列展示内容丰富,是了解、宣传、研究人参和人参文化的重要平台。开馆至今,已接待国内及港澳台、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他们对抚松人参博物馆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人参博物馆建成后,成为了媒体采访的焦点和影视拍摄的基地。每年都接待大批境内外媒体的采访,包括央视、吉林电视台、福建东南卫视、日本NHK、韩国KBS、新加坡亚洲新闻台、澳门澳亚卫视、香港凤凰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和国内地方电视台的来访。同时,一些以长白山为拍摄外景的电影、电视剧、电视片也纷纷来人参博物馆取景和进行剧情拍摄活动。
抚松人参博物馆目前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吉林人参文化研究基地、抚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抚松县人参档案馆、中国人参方志馆、中国药理学会人参专业委员会的挂牌机构。2009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长白山地区旅游的一个重要景区。是普及传扬中国人参和人参文化的科普基地,是参乡对外宣传的窗口,是抚松的城市名片。
馆舍情况:人参博物馆大楼气势恢宏,造型现代。大楼主体似一把利斧指向蓝天,象征文博人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00平方米,展厅面积2600平方米,办公面积200平方米,附属设施面积1300平方米。内设观众休息桌椅,触摸屏查询机,可免费品尝人参方面的茶水,免费向观众提供人参文化图册。
地理位置:抚松人参博物馆位于抚松镇参乡路419号
邮编:134500
负责人:龚振东
电话:13664496916
电子邮箱:fsrsbwb@163.com
参观指南
1、公交路线:抚松客运站下车乘坐2路公交车,经抚松大街到县林业局站点下车,对面即是人参博物馆
2、开放时间:全年免费开放
(1)夏季开馆闭馆时间:
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6:30
(2)冬季开馆闭馆时间
上午8:30—11:30
下午13:00—1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