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
发表日期:2022年5月9日 共浏览185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勒勒车,蒙古语叫“哈斯克”车,是蒙古民族使用的传统交通工具。其起源可上溯到《汉书》所记载的“辕辐”。远在秦汉时期,匈奴人已懂得造车,公元三世纪的敕勒人更以造车著称。2000多年来,勒勒车一直是草原牧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有“草原之舟”之称。 勒勒车由车辕、双轮、车轴等组成。一般选用桦木等烘烤使之弯曲成弧状车辋,6个车辋衔接为一个车轮,直径约1.5米左右。 勒勒车结构简单,耐磕碰,车体轻,遭水受潮不易变形,适宜在草原通行。按其用途分为四种:轿车,带弧形车篷,用以坐人;箱车,用来存放衣物、食品;水车,装有木桶,用来拉水、储水;货车,用来拉运蒙古包、燃料和其他物品。 勒勒车制作工艺体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但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勒勒车已逐渐被机动车取代,除少数偏僻地区还有牧民使用外,目前草原上已为数不多。 2006年,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
上一篇:科尔沁叙事民歌
|
下一篇:牛羊肉烹制技艺(烤全羊技艺)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