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歌(科尔沁叙事民歌、鄂尔多斯短调民歌、鄂尔多斯古如歌)
发表日期:2022年5月8日 共浏览168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科尔沁叙事民歌,是流传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的富有浓郁地方气息的蒙古族民间艺术形式。17世纪后,伴随着科尔沁人逐渐定居生活而产生。 科尔沁叙事民歌通常由民间艺人在特定场合演唱,一人充当多个角色,通过丰富的面目表情及声音变化,表达不同情感,塑造各种人物形象。演唱形式可分为独唱、对唱、用四胡等乐器伴奏演唱、不用乐器伴奏演唱等多种形式。 科尔沁叙事民歌情节复杂、角色众多,多为民间艺人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所以绝大多数歌名都是人名:如《韩秀英》《达那巴拉》《乌尤黛》《白虎哥哥》等。思想内容上更多地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心灵感受,同时反映重大社会问题。 根据民间艺人们的嗓音特点和演唱风格,可分为声音嘹亮、音色悠扬、音调高亢的歌唱性声腔;声音圆润、音色优美、音调抒情的说唱性声腔;声音低沉、音色浑厚、音调忧伤的吟诵性声腔。此外,常以甩腔修饰润色,既巧妙减少演唱难度,又发挥伴奏乐器的修饰作用。 科尔沁叙事民歌深刻地反映当时社会现实问题,将人物性格、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歌词语言生动,演唱技巧高超,艺术效果强烈,营造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
|
|
|
上一篇:爬山调
|
下一篇:科尔沁叙事民歌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