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贵州

侗族刺绣
  发表日期:2022年5月6日  共浏览181 次   出处:黔东南州人民政府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盘轴滚边绣工艺,是侗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五颜六色或单色的彩色 丝线作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与方法。这是侗族独有的、贵州特有的、面临濒危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

平秋盘轴滚边绣,是以盘轴绣和滚边绣相结合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主要体现在制作技艺与方法:一是取彩色丝线1根作引线轴,再用手工将2根彩色丝线紧密地缠绕在一起,使之成为一条较粗的预制绣花线,然后按照传统刺绣纹样或剪纸纹样,将这种预制的引线和盘线,一针一盘绣于花纹的轮廓上,称为盘轴绣;二是取1根白线作引线,再用手工将2根白线紧密地缠绕在引线上,使之成为一条较粗的预制绣花线,再将它在绣好的盘轴绣花纹的轮廓上滚上一到边,称为滚边绣; 三是用五颜六色或单色的彩色丝线用盘轴绣的手法,填绣在绣好花纹的轮廓中间部位,一般绣好的图纹由三道盘轴绣和一道滚边绣形成,每一道绣线弯弯曲曲向蚯蚓一样,又称为边绣;四是其余部分按通常的平绣、挑花、乱针、跳针等刺绣工艺进行。

侗族妇女酷爱刺绣,最复杂、最典型的代表作是盘轴滚边绣工艺。用盘轴滚边绣工艺制作的绣品具有浅浮雕感。它的造型是对客观物象进行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抽象概括、夸张变化、错位组合,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与客观物象已有明显的差异。

平秋盘轴滚边绣工艺的杰作制品是背带,它集中体现了盘轴滚边绣工艺的精湛水平。盘轴滚边绣背带由三部分组成:上半部主体图案和背带手,下半部背带尾。上半部为主体部位,由很多块大小不同的绣片组成。周围边框用大红或墨绿色丝线在彩色缎料底子上平绣出有严格数序规律的几何图案。上部两侧为背带手。下半部背带尾,也绣有精美的盘绣图案,与主体部位相呼应,使“白”(侗语,称背带的意思)成为通体绣花的完整艺术品。制作这样一件“白”,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侗族中老年妇女制作“白”尾花,一般不用剪纸底样,可直接在红色或蓝色缎料上用预制好的彩色绣线刺绣,运用灵活自如,图案美妙耐看。遗憾的是,由于社会变革等原因,懂得盘轴滚边绣手工技艺的人很少了,传承出现严重断层,属于急需抢救的重要民间技艺。2011年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Google
 
上一篇:侗年
下一篇:王若飞故居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8]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3]
 · 北京大观园 [36400]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62.50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