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北京 >>文化北京 >>古都风韵

胡同里的“门当户对”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日  共浏览338 次   出处:北京晚报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蒋晨明


西四北六条一处标准的四合院院门。 蒋晨明 摄
一些传统习俗中,特别看重家庭出身,尤其是男婚女嫁,讲究“门当户对”。坐着人力车逛胡同,师傅一定会在规制较标准的宅院门前停几分钟,为你讲讲“门当户对”。

胡同里传统宅院的建筑构件,下有门墩,上有门簪。门墩大家都熟悉,也叫石墩,形制标准的鼓形也称石鼓、抱鼓石。门簪则是门楣上方的圆形或六边形的木制立柱。二者其实都有建筑加固的作用。但在传统习俗上,它们与等级也有关联。

门墩有简有精,有圆有方。简陋者自然多是普通人家,硕大精致者多为大户人家。而方形多代表主人为文官,圆形则是武将。若门墩上方还有狮子造型,那可能就是权贵家族了。门簪均为双数,多为一对或两对,“户对”的多少,也往往代表着这家人的权势。

由此,男婚女嫁时,只需要看一眼对方院门的门墩和门簪,也就知道地位、家境是否对等了。甚至是文官与武官,也有谨慎联姻的说法。这就是传统讲究的“门当户对”。否则,那就是“高攀”或“下嫁”。当然,今天这些封建思想早就被破除了,但作为历史文化,它还将继续存留在胡同里。

Google
 
上一篇:一百年前天坛的体育盛会
下一篇:北京通州的酒,历史还真悠久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8]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4]
 · 北京大观园 [3646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966.797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