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魅力北京 >>文化北京 >>古都风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花
  发表日期:2022年4月27日  共浏览225 次   出处:华夏经纬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北京绢花,北京市崇文区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北京绢花亦称“京花”,是流传于北京市的一种传统彩扎艺术,始于元代定都北京后,明初逐渐兴旺,清代中叶绢花生产进入鼎盛时期。北京绢花以丝绸、绫绢、电力纺、洋纺、绉纹缎等为原料,制作时需经过浆料、凿活、染色、握瓣、粘活、攒活、包装等多道工序,制出的成品工艺精湛,形态逼真,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2008年6月7日,北京绢花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北京绢花,也称“京花儿”,是指用各种颜色的丝织品仿制的花卉。早在1700多年前,中国就有用丝织物制花的技艺。到了唐代,绢花更是妇女的主要装饰品。唐代画家周昉(713—741)的《簪花仕女图》,就形象地再现了宫中妇女簪花戴彩的情景。

相传,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贵妃左鬓角上有块伤疤。为了遮丑,她每天都要让宫女们采摘鲜花戴在鬓角上。但是到了冬天,鲜花凋谢,宫女们就只能用棱、绸做成假花,作为替代品献给贵妃。后来,这种“头饰花”传到民间,盛行一时,并逐步发展成独具风格的手工艺品——“绢花”。

到了清代,绢花更为盛行。清官内府御用工场所设的各种作坊就有“花儿作”,专司承造各色绫、绸、绢、纸、通草、米家花等,以供宴会、饰戴之用。

文化特征

分类

北京绢花是用高级纯丝制成的,分绢枝花和绢盆花两大类。绢花色型各异,无一重样。“花中之王”牡丹,艳如烟霞;“花中皇后”月季,妩媚俏丽;傲霜斗芳的秋菊,清雅飘逸;盛开的杜鹃,则把人们带进了“一堆红雪罩春烟”的意境。

用途

绢花有着广泛的用途,主要用在中国宫廷和民间婚、丧、嫁娶、寿诞、节日等风俗活动中。

制作工序

原料

制作绢花的主要原料是真丝织物,也有少量的棉织品,还有染料、铁丝、淀粉等。

工序

绢花的制作过程分为选料、上浆、染色、窝瓣、烘干、定型、粘花和组枝等工序。

题材作品

北京绢花题材多样,其中有戏剧花、花纤、盆景、花篮等;色彩由单色为主发展成以多色或套色为主。浓淡相宜,层次清晰,并吸收了中国画中花卉的一些表现手法,牡丹、芍药富丽端庄,梅、兰、荷、菊挺秀优美,各种野花新颖多姿,绚丽多彩。代表作品有《大富粉》。


Google
 
上一篇:昌平姑娘台村或由一植物俗名而得,纳兰性德曾为此花填词
下一篇:老北京风情:味蕾上的记忆,终生难忘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25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42]
 · 北京大观园 [3657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502]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1,210.93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