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河南省 >>河南综合旅游信息

中国翰园碑林观感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5日  共浏览876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编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中国翰园碑林观感

今年金秋,我到河南开封采访闻名老书法家牛光甫先生时,牛光甫先生提到了他的代表书作——“黄河”。此作不仅收入了河南省文史研究馆所编《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作品集·牛光甫卷》,还被镌刻在了开封的中国翰园碑林。我在作品集中看到的此幅作品时,被其大气磅礴的气魄所震慑,也决定前往中国翰园碑林去一睹被镌刻后的作品。

当时正值开封市举办第26届菊花节,中国翰园碑林作为菊花节的一个大型分会场,怒放的菊花,花团锦簇,把整个翰园碑林装点点得分外妖娆。大门前车水马龙,人流不断,热闹特殊。在如此喧闹的气氛里要去看碑林,实在有些不尽适合。

我找到翰园碑林文化事业部主任郭连远先生,请其为我提供相关作品照片时,郭连远先生在主持全市教育系统数千名学生临碑大赛的百忙中热情地带我到翰园碑林中一览所有的碑刻。

我是本不愿在这么喧闹的环境中去观览这些翰园碑刻的,因为喧闹的声嚣,会打断在注视碑刻的畅想,难以进入那种忘情的陶醉境界。但进入碑林后,我完全被翰园碑林那洋洋大观的碑刻作品所沉醉了,在驻足欣赏的同时,这样也不知不觉中浪费掉了郭先生半日的光阴。

翰园碑林规模宏大,共有数百间长廊,上下两层,且廊壁回环,其两侧均镶嵌了碑刻。

碑林中的景观也引人瞩目,我们从正门走进碑林,迎面是巨型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石像,高约20米,颇为壮观。其下有楚图南先生的题字,浑雄朴茂。其后为一假山,名曰“仰圣山”,山上镌刻有不少的名家书迹,并有石阶直达山顶,可一览整个碑林胜概。山前一水潭,山间流泉直泄潭中,成了有声有色的飞瀑。其侧为汉白玉的圆形碑坛,坛顶立一小亭,与仰圣山、轩辕石像遥相呼应,三足鼎立。假山以北有一小湖,四面垂柳依依,湖上小船游曳,别有一番韵致。湖边石径旁还有巨石侧立,其上刻放大的名家篆刻,更为碑林增添了不少雅趣。我们无心欣赏那些景致,径直沿石径步入了碑廊。

郭先生给我介绍说,这些碑版分朝代排列,几乎将我国五千年来所有的名帖名迹,收罗殆尽。

我们从殷商甲骨文看起,仿佛走进了书法艺术五千年的隧道里,此时也完全忘记了身边熙熙攘攘的人流与他们的喧嚣,而沉浸于古人精到的笔墨与碑版石匠们雕琢的精致点画之间。

首先是一方龟甲型的甲骨文碑刻,刻画的精度很高,看上去铭文与原件逼肖。接下来《中山鼎铭文》、《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铭文等一系列商周铜器、铜镜铭文在这里一一再现。让人感觉像是走进了文字博物馆中,面对着这些远古铜器的原始拓片,这些认识的字迹像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与你对视,仿佛欲与你默默对语,令人感动异常亲切。面对古老而丰富的祖国汉字,我不能不心生感动。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辛勤劳作中,逐渐创造了汉字,这些流传下来的文字,也无不凝结着他们的无穷聪明。

走过商周碑廊,紧接着跨进了先秦两汉碑廊,形式多样的七国文字经秦始皇而统一,而是“书同文,车同轨”。秦代书法的标志《秦诏版》是这一历史的见证,《诏版》文融合了大篆的浑雄、苍茫,又不失小篆的规整,是书法艺术由象形的大篆向规范的小篆过渡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同时又是后人学习篆书的典范。而李斯的代表作《峄山碑》则时小篆的精品。当时小篆推行形成伊始,如此规整的作品堪称是推行小篆的楷模了。秦汉碑廊里,一百多通碑刻,将经典的汉碑一一再现,为后人继续与学习两汉书法,提供了优越的观摩范本。其中还有放大了的挥洒飘逸的秦汉简书,也多成功地为我们再现了秦汉时期所有的精品佳作。

接下来魏晋、唐宋、明清碑廊里,几乎将所有历代的书法名家的代表作品均刊刻于碑林之中,真是出色纷呈,琳琅满目。置身其中,让人目不暇接。走出这些碑廊,我还未见到现代名家作品碑刻。
当我们步入近现代碑廊时,我发现近当代碑廊也囊括了自吴昌硕、齐白石及当今书法界的名家书迹。我在终于这里寻找到了牛老的大字行书“黄河”。两个鎏金大字,神完气足,气势磅礴。当走完所有的碑廊,蓦然回首,感觉整个碑林,成了一部中国文字与书法的发展史书,就像是一条九曲万里的黄河,每一方石碑,像是黄河中激起的浪花,都纪录了中国文字发展每一步的踪迹。相信这还将一直延伸奔涌下去,汇入文化的大海,在汪洋中激荡。


Google
 
上一篇:河南省旅游提示
下一篇:比干庙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5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20]
 · 北京大观园 [3625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8]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19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53.51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