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华民族 >>新疆民族风情

维族人欢马叫赶巴札
  发表日期:2022年4月20日  共浏览230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巴札,是维吾尔族语“集市”的意思。每个星期五是维吾尔族穆斯林的礼拜日,维吾尔族的男女老少趁这个日子上街赶集,就叫赶巴札。

  在清代,民国年间,巴音郭楞的维吾尔族人赶巴札,农村的人们往往很早就起床了,有的人赤脚往城里赶,他们背上一双长筒皮靴子,皮靴是黑色或棕色的,长及膝盖处,式样非常漂亮,一般的农牧民舍不得穿,许多打着赤脚度过一生,只有赶巴札时,到巴札郊外时才穿上自己的靴子,来显示他们应有的尊严。一直到五六十代年,都可以看到背着靴,赤着脚走在路上的维吾尔人。

  较为殷实的维吾尔族人,骑着小毛驴赶巴札,毛驴背上无鞍,只有1块毛毡或小褥子搭在驴背上,1个男人或者1个妇女带着1个孩子骑在驴背上,“得尔驾”的喊着,有时还飞出一串维吾尔族小调,俏皮而欢乐地向巴札奔去。

  比较富裕的维吾尔族人赶巴札,1家人坐上毛驴车,毛驴车比一般的马车小,敞式无棚,平时运粮、运柴、运肥、载重量 250公斤左右,赶巴札时,一家五六口人全坐上,快驴加鞭,琴歌人唱向巴札奔去,一直到七八十年代,套着毛驴车赶巴札的并不显见。

  到了90年代后,大部分维吾尔族农牧民都是骑着自行车赶巴札,较为殷实的一小半维吾尔族人往往是开着手扶拖拉机或骑着摩托车,带着家人赶巴札。有不少的维吾尔族人,已经买上小轿车赶巴札,当然你也会时常碰到个别贫困户走路赶巴札的。

  赶巴札是维吾尔族人一个古老而美好的习俗,远在一千余年前,维吾尔人就喜爱赶巴札,由于他们的母语有简洁的特点,学起其它民族语言来,快而准确,大部分人会汉语、蒙古语、哈萨克语,有“三个舌头,四个舌头”之称,他们在巴札上,做翻译,当经纪人,或者经商叫卖,起到了各民族融合交流的作用,自古就有“丝绸之路上的交际大师”的美誉。


Google
 
上一篇:维吾尔的赎罪仪式
下一篇:纯正的新疆小吃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7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26]
 · 北京大观园 [3625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38]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6月2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88.281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