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华民族 >>西藏民族风情

雪域牛粪
  发表日期:2022年4月20日  共浏览279 次   出处:来源: 贾宽河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牛粪是青藏高原上的主要燃料,数千年来广大牧区都一直用它生火烧茶、煮饭、取暖。因而牛粪曾被人誉为“高原圣火”、“高原之光”。

在茫茫无垠的雪域高原上,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牛粪火。走进牧民的帐篷,到处都可以看到凉晒的牛粪和垒得整整齐齐的牛粪堆、牛粪墙。高原上气温低,牦牛以牧草为食,因而牛粪经风干或凉晒之后,燃烧起来如木柴一样没有异味,易燃耐久。

以前在牧区,无论是地方还是部队,人们生活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经常收集和储备牛粪。牛粪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在漫漫的寒冬日夜都不可少。

因而,牧民在放牧的同时。捡拾及凉晒牛粪便成了他们主要工作之一。同时,因地方党政机关和部队都需要收购大量的牛粪,捡拾牛粪也就成了牧民一项副业收入了。

遇上大雪灾,救灾物资中除了粮食和衣被之外,牛粪必不可少。高原上当年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中,牛粪也是相互连接的桥梁。在有驻军的营区附近,牧民群众经常赶着牦牛,驮着一袋一袋牛粪,送往解放军营区,而当附近群众受了灾、有了困难,解放军除了送去衣食药品之外,还要为孤寡老人背运牛粪。牦牛与牦牛粪,自占以来就是雪域高原上的一宝,高原民族世世代代,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对于牦牛及牛粪有很多古老而动人的传说。传说中牦牛是青藏高原最古老的动物,由于先有了牦牛及牛粪(火种)才有了人类即现在的牧业生活。

人类祖先开初都以狩猎为生,先前进人这块地方的先民没有火未能立足,只有藏民族的祖先第一个发现了牛粪--这一高原火种,在这块大地上生存生活,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从狩猎走向游牧生活。

神话传说是美丽的,时至今日,特别是五六十年,解放军进军雪域高原,内地人大量地走进高原,以牛粪为纽带,“军民鱼水情”、“汉藏一家亲”的动人故事也不少。

解放军进军西藏之际,当解放军先遣部队一支小分队第一次踏进雪山草地遇到的第一大难题就是找不到燃料。虽然人人身上都背着千粮,但如何将生米做成熟饭,却一时束手无策。后来他们在山凹里发现了一个小牧童,这个小孩又黑又瘦且穿得单薄、正围着小堆牛粪火取暖。解放军战士一见喜出望外,这才发现了山上的牛粪能当柴烧。他们让小牧童帮助部队生火,小孩开始有些害怕,后来见这些人一个个和蔼可亲不象牧主那样凶狠,就熟悉了。小孩子从解放军手中要了一支正在燃着的烟头放进揉碎了的牛粪沫子里,用纸包上,在空中摇晃了一阵,牛粪沫子就开始冒起浓烟来了,再将干牛粪堆放在已燃的牛粪沫子上,不大一会儿,牛粪便冒出熊熊的烈烟,燃烧起来了。大家这才知道,草地上到处可以拾到的牛粪原来如此好烧。这个小孩原来是一个欲逃的奴隶,与部队熟悉之后,不愿离开,一定要跟着部队走。部队收留了他,以后他就成了解放军中最早的一批藏族士兵和干部。

驻在西藏牧区的部队平口除了军训与生产之外,其中有一项重要任务就上山捡拾牛粪。有一次,藏族战士扎措在山坡上拣牛粪时不慎跌入冰河,幸亏山上放牧的姑娘措姆及时救助才得以脱险。措姆将冻僵了的扎措背进帐篷,点燃牛粪火,抱着他的身子反复烘烤。待扎措苏醒后,她才发觉自已的皮袍让火烧穿了几个大窟窿。

扎措返回部队以后,心里一直过意不去,就用自己多年积攒的津贴给措姆买了一件漂亮的羔皮藏袍,想以报答姑娘的救命之恩,可措姆却说啥也不收。扎姆一时无法,就对措姆说,皮袍你先收下,以后多拣些牛粪放着,我经常来背。姑娘这才勉强将皮袍收下了。

扎措自送完皮袍脱身之后并没去措姆那儿背牛粪,而措姆按照他的嘱咐积攒了很多牛粪,每日不断地拣拾凉晒等着他。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老是不见扎措的影子。姑娘心想,扎措一定是不好意思,于是就赶着牦牛驮牛粪亲自送到了军营。

这件事一时在部队内外传为佳话,扎措与措姆之间的友情也渐渐地发展为真挚的爱情,这对夫妻后来被人称为“牛粪姻缘”。

类似的牛粪故事还很多、熊熊的牛粪火以古燃到今经久不息,它是雪域高原之宝,即便是将来现代化的燃料代替了它,而人们也还会记着它在高原数千年的历史功绩。


Google
 
上一篇:亚东民居
下一篇:【从头到脚话藏饰】珞巴族服饰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5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8]
 · 北京大观园 [36250]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37.98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