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湖南省 >>湖南综合旅游信息

郴州古迹:犀牛井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4日  共浏览532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在郴州市城南的裕后街,有一眼神奇的古井,此井用长条石砌成,呈现长方形,长丈余,宽八、九尺,深一丈左右。水清见底,井中卧一巨石,周身贴一层苔藓水草,酷似一头体键毛

丰的大犀牛,沉在水底嬉戏。这就是郴州著名的犀牛井,原名“涌泉”。
郴州一带有这样一个传说:在远古时候,神农给郴州带来了九条神犀牛,使郴州这个地方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可是,好景不长,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条造孽的恶龙,把瘟疫带到了郴州。为了战胜恶龙,九头犀牛与它搏斗了九天九晚。最后,恶龙被打败了,八头犀牛将恶龙驱出郴州,一直追到东海去了。还有一头犀牛,由于在搏斗中跌伤了脚,落在涌泉这眼井里,变成了黄卧井底的巨石,从此,这眼井就唤作“犀牛井”。落在井中的这头神犀牛,虽然化成了石头,但灵性未泯。它见恶龙带来的瘟疫在郴州肆虐,害得民不聊生,一片荒芜,便从口中喷出一股清凉甘泉水,为百姓造福。人们患了疾病,饮上一口井水,便可痊愈。因此,人们又称犀牛井为“愈泉”。
这个传说在《湘中记》里有记载。古代有些到郴州的名人,对这个传说颇感爱好。如宋代诗人张浮休,他是深信不疑的,还写一首诗称赞道:“有泉出城闉,尾大如车辐。饮之能愈疾,此语闻郴俗。直疑白药根,浸渍出岩腹。灵迹浪遐方,神功施比屋。”宋徽宗政和年间郴州知军阮阅则不以为然,他作诗讽刺说:“未加载间肘后书,此名直恐是相诬。古今诗病知多少,试问从来疗得无?”
在医学发达的今天,井水治病一说更是只能作为神话了。不过,犀牛井确实是一眼好的泉水,冬天温热,夏天清凉,水质特殊纯净,周围居民都嗜饮成习。

 

马乙林:老街印之犀牛井

郴州有条裕后街,裕后街有个犀牛井,凡是老郴州人都知道。

从护国街往南走,过小桥进裕后街,到裕后街中段有一街口通干城街,沿石板路而下就是犀牛井了。

听老人讲古,牛郎织女相会时,途径郴州,那牛见郴州是个好地方,舍不得走,就躺在郴州歇息。牛背在裕后街,牛蹄在东半边街。牛郎见牛不肯走,奈何不了它,自己又急着和织女相会,也就不管它了。于是,这牛躺的地方便成了“犀牛井”和“半边街井”。不信,你去看,还蛮象的呢!

犀牛井的水又冷又甜,如今的娃哈哈矿泉水是远远赶不上的。记得小时侯,六月天挑水,离我家近的半边街井不去(其实那井水也可以,但不如犀牛井水好),宁愿走远路到犀牛井去挑。满满的一担水,待到家里只剩下小半担了。为什么?因为沿途都有人拿着竹子做的水瓢守侯在门口,舀你挑的犀牛井的水喝。

待到中秋月夜,妈妈便领着我们儿女几个,带几块月饼,装一壶水酒,喜滋滋地来到犀牛井。提一桶冰清的井水,兑满甜酒,就着月饼,慢慢地、美美地嚼着。那情景“不知今夕是何时?”。

现在,我依然怀念犀牛井,难忘那冰冷清甜如甘露的井水和那皎洁的一轮明月。


陈晨:苦涩犀牛井

在这个城市供职八年了。八年里,最让我梦牵魂系放心不下的就是犀牛井。犀牛井记载了这座城市太多的记忆,
犀牛井承载了这个地方太多的光荣与梦想。

在农耕时代,犀牛井是这座城市骡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到了犀牛井喝水酒啊,曾是漫漫驿道上成千上万的挑夫相约努力的最好口头禅。在抗日战役时期,一群爱国的国民党士兵相约裸露右臂到城里日本人的军营摸黑杀敌,谁知杀得兴起,忘记了天亮,满身的血迹眼看着就无法出城。带队的连长灵机一动,带着大伙来到犀牛井,迅速地脱下血衣,洗净脸上的污垢,换上老百姓的衣服,终于顺利出城。这件事直到今天,在当年的“中心军”驻地大奎上一带还广为流传。

在第三次海内革命战争时期,犀牛井也是无数革命者无法忘却的地方。笔者有一位乡党是中山大学岭南分校毕业的老先生,他当时是进步青年,经常帮助地下党组织晚上到郴州城里贴标语。他说,当时不管国民党的军警宪特人员怎样追捕,只要大伙逃到犀牛井一带就不怕了。因为这里有很多民房,有很多我们的同志,到了这里就可以安全转移。多年以后,这位老者已是八旬高龄,当笔者以后学的身份回乡探望这位可敬的老人,并问他有什么事要学生帮忙时,老人什么都没说,只是固执地要笔者再陪他到犀牛井看看。虽然因为身体的原因,老人终归没能再踏上郴城的土地看一眼犀牛井,但笔者从此深深地明白了,这里包含着一代人的情感记忆,热血追求。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既有着光荣历史、又有着很深的民俗沉淀的地方,现在却尴尬至极。因为是老城区,周围都已是高楼大厦、窗明几净了,这里还涛声依旧,守在几套旧房子就像一个破落户一样在城中讨生活。当地规划部门虽然把这里规划为保留郴州历史原貌的核心景区,但终因种种原因无法实施,规划也只好躺在保险柜里睡大觉。又因为她算不上景点景区,所以至今也没有哪一级政府或者工作部门划专款、拿方案对其采取应有的保护措施。只好听任她周围长满青苔,只好眼看着她护栏上的壁画一层层地脱落,只好眼瞅着躺在井底的天生石犀牛在世人的遗忘中一每天地发生着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只好连基本的洗井活动也是靠好心的社区干部勉强维持。而在她不远的四面,一座座毫无根据的牌楼、一个个人造景点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而对于这一个深入当地人脑海的老街老人老风景、真正的民俗文化活化石好像并不太关心。

另据笔者了解,城区这样的水井曾有十多口,海棠井,龙骨井……每口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动人传说。把她整理出来,就是一本很好的乡土教材。遗憾的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不但这些口头传说没有很好地归纳整理,连这些水井本身也越来越少了——不少的水井都被当做建设用地填平了。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问我们——我们城市的根在哪里?我想很多人将无语。


Google
 
上一篇:湖南杨家界风景区
下一篇:郴州龙女温泉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7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78]
 · 北京大观园 [3651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4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21.87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