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江西省九江市南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滨。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
庐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与山下的九江市相比差异较大。以“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来概括庐山的多变气候变化并不为过。庐山独特的气候条件会产生神奇多彩,变幻无穷的气象景观如:云海、瀑布云、雾、佛光。庐山的气候不但盛夏可避暑,而且对人体生理功能可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多种慢性病有辅助疗效作用,是疗养、健身的理想之地。
庐山是我国最有名的风景与文化胜地之一,庐山主要风景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芦林湖、大天池、花径、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小天池、东林寺、白鹿洞书院、庐山植物园、庐山博物院等。牯岭镇是庐山上一座奇异的山城,也是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游览中央。
庐山是中国古代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央。白鹿洞书院创建于公元940年,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此提出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准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公元391年,佛教领袖慧远建立东林寺,是中国最早的寺庙园林。慧远在庐山活动了36年,创建净土法门,使庐山成为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公元5世纪,南朝道士陆修静在庐山开创道教南天师派。唐代马祖道在山上开创佛叫临济宗和沩仰宗,影响极大。到宋代,庐山有寺庙多达361座。明清以后,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也在庐山建堂传教。经过1600年的发展,庐山已形成一山兼聚五教的罕见现象。
庐山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国际别墅群落。庐山是中外有名的避暑胜地,现有英、美、德、法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别墅600余栋。美庐别墅、原歇尔曼别墅、原威廉斯别墅等已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庐山作为自然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历代诸多文人骚客在此赋诗题词,赞颂其壮观宏伟,给庐山带来了极高的声誉。

在庐山的南麓有东西两条闻名的瀑布,一条从鹤鸣、龟背两峰中溢出,水势充沛而崖口狭小,强盛的水流从崖口夺路而下,形成数十百缕,喷洒而下,形同马尾,故有“马尾水”之称;另一条从双剑峰东麓凌空而下,悬挂数十百丈,一泻千尺,蔚为壮观,古称开先瀑布。唐代诗人李白写的闻名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描写的就是庐山的开先瀑布。这是一首气魄磅礴的山水诗,诗中的“香炉”是指宏伟峭拔的香炉峰,香炉峰是在庐山西北,峰顶尖圆,终日烟云缭绕,如一个硕大的香炉,故称为“香炉峰”。当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香炉峰上时,那山间的岚气才会呈现出一种漂亮的紫色。雄伟的山峰远眺望去犹如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在清晨时分,冉冉腾起阵阵白雾,缥渺弥漫于苍天山川之间,在红日的照耀下,化作了一片紫色的云霞,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它那陡峭迅疾的气魄,叫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泻落下来了啊! 庐山的瀑布群最著名的应数三叠泉,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旧有“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三叠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缓慢流淌一段后,再过五老峰背,经过山川石阶,折成三叠,故得名三叠泉瀑布。
站在三叠泉瀑布前的观景石台上举目望去,但见全长近百米的白练由北崖口悬注于大盘石之上,又飞泻到第二级大盘石,再稍作停息,便又一次喷洒到第三级大盘石上。白练悬挂于空中,三叠分明,正如古人所云:“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而在水流飞溅中,远隔十几米仍觉湿意扑面。 除三叠泉瀑布外,庐山瀑布群还有开生瀑、石门涧、玉帘泉、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等。庐山瀑布群便是以不同的风貌向世人展示她的万般风情。
除了李白著名的《望庐山瀑布》,北宋苏轼著名的七言绝句《题西林壁》也成为后人传颂的佳作: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山南的秀峰是古人推崇的景点,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就在秀峰,秀峰山上可以看到颜真卿、米芾、黄庭坚、王守仁等大家的真迹,更可以看到庐山规模最大的摩崖石刻群和整座庐山惟一的“庐山”石刻。
进得秀峰景区,内里古树参天,凉风渐渐,里面有一个智慧泉,往后走就是李煜读书台,也就在此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佳作。再往前行就是龙潭,龙潭水虽清彻见底,但据说深不可测,摩崖石刻群也就在这旁边,由龙潭上去就是登山路,不过也有索道,索道有索道的乐趣,登高览小是一种境界,行者才能体会登山的乐趣,才能发现沿途诸多的美景。到得山顶即可看到,黄崖瀑布就是李白笔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万丈悬崖,一泻而下,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十分壮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