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魅力北京 >>文化北京 >>古都风韵

通州大运河畔话七夕
  发表日期:2022年3月29日  共浏览173 次   出处:北京日报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本报讯(记者 张小英)“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伴着风雅古诗,昨日,第七届北京七夕文化节“大运河畔话七夕”咏诵会在通州区文化活动中心拉开帷幕。

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到古代妇女乞巧习俗,从苏州评弹《秦淮景》到清末革命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一幕幕丰富多彩的演出,向每一位观众娓娓诉说着传统七夕节的起源、传说,还有古往今来可歌可泣、忠贞不渝的爱情佳话。

现场座无虚席,无不沉浸在古香古色的诗词歌赋中。“牛郎织女的忠贞不渝,是中国古代守护爱情的典范,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倦追求。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这种真、善、美,是值得学习的文化与精神。”通州区文化馆研究馆员刘康达说。

通州自古是“水陆之要会,畿辅之襟喉”,其名取自“漕运通济”之意。自明清以来,在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上,通州因其地理位置独特,一直担任着“皇家码头”的角色。南来北往的船只,向京城运送物资漕粮。如今,在通州仍有许多以仓命名的地方,它们多是当年规模巨大的粮仓。

悠悠大运河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七夕节融为一体,为市民生活平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记者了解到,此次七夕文化节,通州区还举办了“金婚话七夕”、七夕民俗非遗互动体验、“为你而来 幸福脱单”鹊桥会、爱情影片放映等系列特色活动,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聚焦弘扬家庭美德,挖掘爱情忠贞、家庭幸福的节日内涵,引导人们追求爱情美满、家庭和睦的美好生活,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创新力。”通州区委宣传部宣传教育科科长王明珠说。


Google
 
上一篇:借水彩北京胡同,跟您聊聊旧京风土人情
下一篇:史家胡同 第一个胡同博物馆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26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52]
 · 北京大观园 [36579]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51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9月29日 星期一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1,050.781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