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魅力北京 >>文化北京 >>古都风韵

运河千年,碧波依旧,运河文化,源远流长
  发表日期:2022年3月28日  共浏览184 次   出处:北京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京杭大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也是工程量最大的运河,至今依然碧波荡漾,发挥着通航的作用。京杭大运河北京段,不但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大运河文化带,蕴含了太多过去,太多文化……

北京大运河在哪里?

大运河北京段全长82公里,横跨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通州六区,沿线文物等级高、分布密集、时代跨度长、类型丰富,既是明清北京城连接西北部园林的纽带,也是古代中国连接南北方的大动脉,现在还是连接北京中心城与副中心的项链,地位重要。




大运河,世界遗产

历经8年申遗,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处世界遗产。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的内陆连续水运体系。现存的京杭大运河北京段主要是元、明、清时期开凿、疏浚的。

根据国家文物局编制的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北京市共有两处河道和两处遗产点入选直接申报名单。河道分别为通惠河北京旧城段(包括什刹海和玉河故道)、通惠河通州段,遗产点分别为西城区澄清上闸(万宁桥)和东城区澄清中闸(东不压桥)。




运河文化带

老北京人常说“大运河漂来的北京城”,形象地说明了北京城与大运河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上的大运河,不仅是供应北京漕粮的经济补给线,还是影响北京城市气质的文化交流线。

北京市文物局2012年发布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北京段)》显示,北京大运河共有现存遗产资源40处,运河文化深深嵌入水道、码头、仓场、闸坝、官署等。到通州区北运河源头瞧瞧1400多年历史的燃灯佛舍利塔,运河古韵扑面而来;再看看东四十条600岁的南新仓,这座全国仅有的皇家仓廒,满满都是漕运文化。

水的灵秀滋养着运河两岸人们的生活,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浓郁地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北京市文化部门统计,大运河北京段所涉6个区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6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7项,运河的文化符号生长在了北京的各个角落。

荟萃各地文化

大运河在五大水系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来自各地的文化荟萃于此,造就了海纳百川的北京文化,京味文化也由此流向四面八方。

作为北京面塑重要代表的“面人汤”面塑,据说创始人汤子博的技艺就是向山东菏泽(曹州)的面塑艺人学的,而这位师傅正是经由运河来到通州谋生;漷县镇张庄村的通州运河龙灯会所舞的两条蛟龙代表“水”的蓝色,是鲜明的运河文化的印记。

孕育京剧文化

国粹京剧的出现也离不开这条文化水路。清朝乾隆年间,各地戏班齐聚扬州登台献艺。演出结束后,各戏班沿运河北上,每经过一个城镇,就拢船登岸,就地搭台演出,走一路演一路。一路上不同的戏曲班子同台演出,互相借鉴。1782年,这支荟萃了不同地方戏曲品种的队伍到达北京。1790年,“四大徽班”沿运河入京,经过几十年发展,京剧诞生。就像用水和面一样,大运河把各个曲种融合在一起。

Google
 
上一篇:故宫中的器具
下一篇:北京老字号稻香村的传统糕点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24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35]
 · 北京大观园 [36565]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98]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9月19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828.12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