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魅力北京 >>文化北京 >>古都风韵

北京人见面打招呼,可不仅仅是“吃了嘛您呐?”
  发表日期:2022年3月28日  共浏览330 次   出处:北京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作为曾经的和现在的首都,北京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地方,从见面打招呼上,就能够看出来。

早上见面

过去在北京,大清早,街坊互相一照面儿打招呼啊,先不会问“吃了吗您内?”,而是喊一声儿:“起了您内?”

“起了!”

“喝了吗您?”

“喝了喝了,您呢?”

“得,我那刚沏上,没喝我那喝去啊。”

这是早上见面的问候。


吃了吗您呐?怎么回答

老北京的口头语常说“吃了吗您,一块儿喝点,吃点。”

一般回答“我偏您了,您慢慢儿吃吧。”意思是“我吃过了,您吃吧。”

再好比:吃饭的时候,先上了自己的那份吃的就会谦让地说道:“您得着”或者“那我偏您了”。

顺口搭话

院里李大妈说句:“今儿个天儿真好!”

王大妈接上:“可不是吗!”

这说的是好事儿,高兴。

要是遇见那个让人糟心的事儿,咱一般都说:哎,这事儿闹得,来表示理解和宽慰。

叫人是学问

老北京的孩子打小必须学会“叫人”。家家父母在教育孩子这方面的礼节上都很注意。因为自己家里的孩子,见到长辈时能否主动的“叫人”,既体现了这个孩子的教养,也反映了这个家庭的文明程度。

有的人说,让孩子主动“叫人”就是为了给大人脸上添彩的事,与孩子没有多大的关系。老北京人可不这样看。孩子主动“叫人”不单是父母脸上有无光彩的事,它体现的是这个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孩子父母的教育是否成功,并且还体现了这个家庭的“文化礼节基因的遗传”。孩子能主动“叫人”,街坊邻居会觉得:这家人讲礼儿,所以人家的老辈肯定是户正经人家,这样家庭的后人也错不了。孩子不能主动地“叫人”,街坊邻居会说:这家人没礼儿,老辈子还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打招呼也是学问

晚辈见长辈见面时肯定是晚辈先打招呼,这个不用说了。平辈之间见面,年龄小的必须要主动与长者打招呼。如果两人见面时,晚辈当时嘴确实被“占”着呢,那也必须要赶快“腾”出来,先打招呼再干其他的事儿。当然,长辈、长者或尊者在见到小辈时,如果小辈当时正忙其他,确实没有看到您过来的话,长辈、长者或尊者也可以主动地与小辈打招呼,以示关心,小辈在此时必须要主动向长辈表示歉意。

Google
 
上一篇:最有“京味”的地方,一半在故宫或王府,一半在胡同!
下一篇:故宫中的器具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24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35]
 · 北京大观园 [36565]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98]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873.047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