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综合旅游信息

宁夏须弥山石窟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1日  共浏览528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编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1.须弥山石窟,佛教石窟寺。须弥山是梵文的音译,也可称为须米楼、苏弥楼、须弥楼等,意译“妙高”、“安明”、“善积”等,指印度传说中的佛教名山。须弥山位于宁夏固原西北55公里寺口子河(古称石门水)北麓的山峰上,最早叫逢义山,唐代时须弥山开始称“景云寺”,五代、宋、西夏、金、元至明初都沿袭这一称谓。须弥山作为佛教称谓和石窟的代名词,当推明代。初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兴盛于北周和唐代,是我国开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闻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开凿规模、造像风格、艺术成就可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大型石窟媲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续凿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经营,须弥山石窟成为古代原州(今固原)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历时已有1500多年。

须弥山石窟现存石窟150多座,分布在连绵2公里的8座山峰上,自南而北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8区。第5窟(大佛楼)是一座巨大的摩崖造像龛。龛内倚坐佛像高达20.6米,是现存可数的唐代大佛像之一。


2.作者 梁培培 万华


须弥山石窟是佛教石窟群,在中国十大石窟群之中位列第七,被誉为“宁夏敦煌”。也是中国最大的佛窟寺院。1961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宣布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宣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须弥,为“苏迷卢”的音译,意为“妙高”“宝山”的意思,为古印度传说中的名山。佛学典籍称“须弥”又作修迷楼、苏迷楼、须弥楼、弥楼、苏弥楼,译言妙高、秒光、安明、善积、善高等。它将世界分为风轮、水轮、地轮,三轮之上有九山八海与铁围山,其中央之山即称须弥山,为“天帝释迦所住金刚山也”。《北齐书·樊逊传》记载,樊逊对问释道两教:“法王安闲,变化无穷,置世界微尘,纳须弥于黍米。”唐人王勃《王子安集》卷十四《梓周飞鸟县白鹤寺碑》:“俯会众心,竟起须弥之座。”

须弥山的开凿与佛教的传入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以后,它的“众生平等说”,“求得佛根涅槃来解脱苦恼“等学说,逐渐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至南北朝时期,佛教已成为全国上下争相崇信的”国教“,于是,开窟造像蔚然成风,甚至皇室运用国力开凿石窟。到北魏末年,战役纷起,席卷全国,徭役加重,民族矛盾尖锐,农夫起义时有发生。北魏统治者为维护和加强自己的政权,进一步提倡崇佛修禅,来转移人民对朝廷的不满。于是,石窟造像的风气尤为兴盛,须弥山石窟应运而生。

须弥山属喜马拉雅区褶皱,地层为第三系寺口子组,为红色含盐建造,厚205~992米,岩性下部为红色细砂岩,并含灰色钙质泥岩,加蓝灰色泥岩,褶皱倾斜角为25~35。须弥山属丹霞地貌。这种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发育而成,广泛分布在长江以南,广东仁化县有一丹霞山而被命名为丹霞地貌。在西北地区黄土高原上,丹霞地貌极为少见,只有在宁夏西吉县火石寨到须弥山一带才有这样的地貌。须弥山这种丹霞地貌是以赤壁丹霞为特征的红色陆相碎屑岩地貌,从属于岩石地貌分类系统,因其出露地层为白垩系和第三系红色陆地相碎屑岩,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新构造运动从间歇性上升为主并辅以地震,是地块上升、崩塌、滑坡并受风化、雨蚀、重力以及寒冻等外力作用,便形成了丹崖,丹峰、怪峰等奇异景观。因此。在观看须弥山石窟造像时,领略丹霞地貌的大自然风光,也不失为一种享受。另外,须弥山地处黄土高原暖温半干旱气候区,时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数2518.2小时,年平均气温6.1℃,年平均降水量492.2毫米,年蒸发量1753.2毫米,大于10℃的活动积温2000℃~2700℃,无霜期152天,绝对无霜期83天。

须弥山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经西魏、北周而兴盛于唐,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其艺术价值可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相媲美,成为研究固原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须弥山现存已正式编号的洞窟132个,附属窟龛30个,共计162个。洞窟分散开凿在呈扇面外形展开的八座山峰的东南崖面上,由南至北随山势迂回曲折、自然形成的8个区域,分别为大佛楼(1~5窟)、子孙宫(6~39)窟、圆光寺(40~50)窟、相国寺(51~103窟)、桃花洞(104~108)窟、松树洼(109~118)窟、三个窑(119~125)窟、黑石沟(126~132)窟。由于长期受自然的风雨侵蚀及地震的破坏,许多洞窟和造像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现仅有约70个洞窟保存较好。整个窟群共约113龛,各类大小造像约980余尊,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造像约500余尊。在13个洞窟中保存有唐宋西夏金明时代的汉文刻题记53则,藏文题记一则。在十个洞窟中保存有壁画,共计20余万平方米。现存有明代碑刻3通,残碑13块,根据记录复制的清代碑刻一块。须弥山石窟艺术在唐代进入最繁荣时期凿窟数量和雕凿技术达到空前水平。须弥山特有的丹霞自然景观和丰厚的历史、人文景观以及它具有的浪漫神奇色彩,造就了 “大佛楼”“须弥之光”“须弥松涛”等十多处绝世旷古的历史、自然景观,使人流连忘返。其雕像之美,让人称奇,更让人叹为观止,如同进入了一座宗教与艺术的殿堂,被美誉为“宁夏敦煌”。第五窟唐代弥勒大佛坐像,高20.6米,仪态威严,神情端庄,帛带袈裟,。面庞丰腴,造像气魄雄伟,雕凿艺术娴熟,时须弥山石窟唐代造像的代表,也是海内现存为数不多的唐代大佛像之一。第51窟内7尊6米高的北周坐佛,姿态柔美,面容安详,以其雕刻之精美,规模之宏大,被海内文物专家称为“须弥之光”。

在须弥山石窟保存的造像和壁画、题记中,无论是佛教的人物造像,还是彩绘壁画和佛教传说故事,都各自保留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无论是20米多高的大佛,还是只有0.2米高的供养人,都精工细雕,既有浮雕,又有近似于圆雕的高浮雕,布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须弥山石窟中开凿最早的是北魏石窟,即被称为子孙宫的第14、24、32、3窟为代表,14窟开凿最早,33窟形制少见,全国尚无它例。窟室均为方形平面,窟内中央塔柱式,塔柱少则3层,多则达7层,四周按层开龛造像,这种形制由印度“支提窟”演化而来的,塔柱四周是回族礼拜的地方,窟室四壁亦有开龛造像。造像中有交角弥勒菩萨,有单座的坐佛或立佛,但大多数是一佛二菩萨。佛身高大盘腿中坐,菩萨矮小,侍立两边。雕刻手法多采用传统阴线刻法。造像面型清瘦,身材修长,长颈溜肩。佛饰沿袭通肩大衣,菩萨则对襟大袖襦,披上了当时汉族妇女流行的搭在臂上的秛帛。佛像衣着造型及特点,都反映北魏孝文帝和改制后,中原汉族衣冠及南朝“秀骨清相”的艺术风格。

须弥山不仅是佛教艺术宝库,还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风光旖旎。这里万木森森,松树挺秀,绿树成荫,环山野桃杂草丛生,山下流水潺潺,风光奇丽,有自然林、人工林、各种名贵花木,环境十分幽静,与亭台楼阁交相辉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古树、古寺、古道、林幽、谷幽、寺幽,是她具有旅游资源的“奇”“古””秀”“幽”的显著特点。奇石在须弥山无处不有,无不让人叹为奇观。

总之,须弥山石窟造像,对于古代崇佛教的人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对于历史来说,凝结着古代中华民族的心血和高超的艺术才华;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将成为人们追念丝绸之路、了解石窟艺术、熟悉固原历史文化、游览石窟艺术的绝好去处。


 


Google
 
上一篇:宁夏海宝塔与高庙
下一篇:银川西夏博物馆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5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8]
 · 北京大观园 [36249]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14.06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