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市东北约5公里有一个叫浩罕的古老村庄,村后林荫深处,有一座伊斯兰式的古建筑,这便是遐迩著名的阿巴霍加墓,又名香妃墓。
香妃墓始建于公元1640年前后,由马扎尔、大礼拜寺,教经堂、客厅、水池等建筑物组成,占地面积约49000平方米。规模雄伟,气魄峭拔。
关于香妃墓,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1756年,喀什噶尔(今喀什)一个名叫伊帕尔汗的维吾尔族姑娘,被选为乾隆皇帝的妃子送到北京,因她生而体有异香被称为香妃。香妃是乾隆皇帝宠爱的六妃之一,乾隆第四次下江南时,同行中就有香妃。一路上,皇帝按伊斯兰风俗赐给香妃的饭菜就有80多个品种。1760年,香妃奉旨省亲,不幸病死途中。尸体运回喀什后葬在阿巴霍加陵墓内。从此,中外习惯上把阿巴霍加墓成为香妃墓。
香妃墓的核心是麻扎尔。它巍峨、大方,给人以深沉、庄重的感觉。麻扎尔内埋葬者很多,共有“五代七十二人”(现存52个墓堆)。
游览香妃墓的人,不仅对这座建筑的艺术造型和装饰赞叹不迭,而且往往还对这座陵墓中的埋葬者发生极浓厚的爱好。他们总想知道这些墓堆中,哪个是香妃的,因为麻扎尔是经过几次大的改造和扩建才成为现在的模样,所以,香妃葬身之所也很难确认。
如今,人们对香妃墓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把它作为“圣地”,求得幸福的源泉,以为在那儿朝觀一下,哭上一场(一般为妇女),摸摸那儿的瓷砖,念几句“古兰经”,便可以消灾灭祸,至少可以求得来世富贵。另一种是来这儿参观,开开眼界,了解和学习维吾尔建筑艺术风格。朋友,假如您到香妃墓,该属哪一种呢?
最重要的是通过参观香妃墓我们完全了解到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原本就是一家,都是和睦相处的。全国56个民族本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就应当和和睦睦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