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走遍中国 >>中华人物

稷下学宫遗址确认,那是中国“最早的大学”
  发表日期:2022年3月3日  共浏览227 次   出处: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齐国故城小城西门的外建筑基址群,近日正式被确认为稷下学宫遗址。

  从2017年6月开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齐故城大城及小城西侧进行了大规模的详细勘探。通过5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证明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为整个齐故城西墙及南墙外侧,唯一一处战国时期高等级的院落式建筑群。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东周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盛景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而关于稷下学宫的位置,有多处历史文献指向齐故城西门外。

  西汉刘向《别录》,“齐有稷门,齐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其下”;十六国时期南燕国临淄人晏谟《齐地记》,“齐城西门侧,系水左右有讲室,趾往往存焉”“临淄城西门外,有古讲堂,基柱犹存,齐宣王修文学处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淄水》记载,“系水傍城北流,迳阳门西,水次有故封处,所谓齐之稷下也”。

  这些记载没有言明稷下学宫究竟是在齐故城大城西门外还是小城西门外,另有说法在小城南门外,以及稷山之下。但中国历史上所办官学,都附属于政治中心,往往处于国家中枢的西侧,因此稷下学宫不会建在荒郊的稷山下,只会处于齐故城附近。而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除了齐故城小城西门外这处建筑基址群,其余文献言及的地方,均已排除。

  考古发现,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紧贴小城而筑,小城城壕直接把其圈护在内,可见两者是一体规划、一体建设的。田氏代齐后,把宫城从大城内迁到小城,就决定了同时兴建稷下学宫。如此,既把官学置于肘腋之处,便于利用和控制;也将之与中枢相隔,内外判然有别。从这样的设置中可以看到,田氏代齐迁都与建设稷下学宫并举,争霸天下的雄心昭然若揭。

  有趣的是,如今,一条名为“黉大道”的乡村公路穿过该遗址中部——而穿过该遗址的乡间道路,历来皆称黉大道;由此路进入村庄的大门,则名为“黉门”。“黉”的意思是学府,历史,总会留下一点蛛丝马迹。

  穿越两千年的时光,稷下学宫再次开启“校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Google
 
上一篇:单霁翔谈龙泉青瓷:当好“文化使者” 更加触手可及
下一篇: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4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70]
 · 北京大观园 [36403]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24]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812.50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