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1公里,苍山应乐峰麓,原崇圣寺正前方,寺毁塔存。
崇圣寺三塔为一组前(东)一后(西)二,呈三足鼎立的塔群。三塔鼎峙,背靠万仞雪峦,是大理古国的象征。崇圣寺三塔历代曾多次维修。大塔表面所抹白灰达七层之多,应为历代维修时所加抹。

1984年,在塔顶十四层顶部北壁掉落的石灰中有“中兴二年(公元889年)”墨书残句,似当年曾维修。
以后大理国时段智兴、明代成化年间大理士绅、嘉靖年间李元阳、清代乾隆年间杨长桂、光绪二十九年大理士绅等均损资修葺、修缮三塔。
1978年-1980年,国家文物局拨款40万元对崇圣寺塔进行全面维修,补砌塔基、塔身、塔檐、塔刹缺损部分,加避雷设施。
在维修大塔时出土文物近700件,其中有写经、经卷、舍利葫、金塔模、刻字铜片、青铜镜以及金、银鎏金铜、瓷玉石、水晶等佛像,为迄今发现南诏、大理国时期文物中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
1961年3月,崇圣寺三塔被国务院宣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