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海淀区处于北京城的西北近郊,地理位置优越,并且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锦山秀水,美景如画,成为几代帝王和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游豫和居住生息之地,因而聚集了众多的各类文物。到今年被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共有150个,其中国家级18个、市级23个、区级109个,另外还有挂牌保护的 160多处。
”
寺庙建筑是海淀区一项有鲜明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皇家园林中有多座著名的佛寺道观。圆明园的舍卫城和正觉寺,颐和园的须弥灵境和智慧海,玉泉山的东岳庙和妙高寺,香山的碧云寺和昭庙等。皇苑外也有多座皇家寺院。明代即有五塔寺、卧佛寺、功德寺,清代新建和重修的有大钟寺、万寿寺、大觉寺等。这些皇家寺庙的显著特点是:在皇家园林中占有显要位置;建筑呈宫殿形式,雄伟壮观,苑外寺庙且建有行宫院;建设布局崇尚园林化和艺术化;建庙的指导思想明确,或涵寓释儒道三教合一的理念,或体现清廷怀柔蒙藏信徒,促进民族间团结和睦以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和平与安定。”
“海淀区还曾居住过不少文化大家。曹雪芹的西山故居就是在正白旗村,现在被圈在北京植物园内。这里原是香山健锐营的营房, 在 1971年发现了老屋题壁诗。曹雪芹研究会的专家们经过考证,认定这里是曹雪芹故居。经市委宣传部和市政管委批准,在这里建成了曹雪芹纪念馆,于1984年4月22日举行了开馆典礼,正式对公众开放。纪念馆成为学习和研究曹雪芹和《红楼梦》的好地方,受到红学专家、曹公研究者和广大读者公众欢迎和参观的著名热点之一。
”
“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和他的父亲大学士明珠,在北京西郊修建有几处居所和园林。纳兰性德居住在玉泉山下的渌水亭别墅和双榆树的桑榆墅。”
“明珠和他的次子揆叙住在稍后修建在六郎庄村北的自怡园。明珠和他的父亲及子孙埋葬在上庄皂荚屯。
”
“清代词后顾太清出生在香山旗营,后来曾与她丈夫奕绘贝勒租住在大有庄将军庙和六郎庄双桥寺。如今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和研究纳兰性德诗词的“兰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两门显学,顾太清诗词热也成为一种潮流。他们留下的遗迹也成为追捧的热点。”
“海淀区的现代名人故居也集中在清华和北大。清华照澜院有赵元任、陈寅恪、梅贻琦故居,西院有王国维、朱自清故居,新林院有闻一多、梁思成故居。北京燕南园有马寅初、冯友兰、周培源故居,燕东园有陆志韦、翦伯赞故居。另外,北京师范大学有钟敬文、启功故居。香山静宜园有熊希龄、英敛之故居。寿安山下有杨沫故居。长河北岸有李四光故居。挂甲屯吴家花园则是彭德怀元帅长住的地方。”
走在海淀,总感觉两侧有值得欣赏的风景,引得我驻足。从小到大,我总能时不时地找到一些性情归真之所,而得自然,得片刻之欢,有没有诗意无所谓,反正惬意舒爽就好。
于是,我喜欢海淀,喜欢海淀的风景,喜欢海淀的人间世事,喜欢海淀的一草一木。
而今天天气正好,也许小雨也会接踵而至,但被高温烤过的海淀若能沾上一点小雨,去去暑气,兴许观赏起来又是另一番滋味。我带朋友来了,你要不要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