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北京 >>魅力北京

鲁班枕(瞎掰)制作技艺(市级)
  发表日期:2021年12月21日  共浏览191 次   出处:北京市密云区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瞎掰”是一种可折叠的木制生活用品,打开可以当板凳坐,睡觉可以当枕头用,上面雕刻的图案可供欣赏。“瞎掰” 又名鲁班枕,传说它是2600年前鲁班发明的。

“瞎掰”制作技艺精细复杂,制作难度大,一个“瞎掰”是用一块整板制作而成的,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锯、刨光、磨、钻、凿、抠、上漆、打蜡等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瞎掰”的制作原理,基本上是靠“以缺补缺的方法,”它的巧妙智慧与创造性也正在于此。一锯下去,两个面应相互藴合,天衣无缝,或是一凿下去,一举两得。既是卯又是榫,看似其一,关乎其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关连。

“瞎掰”制作技艺的基本特征:一是抽象与具象结合。与诸多具象的传统木制手工艺品不同,“瞎掰”是抽象的几何形体的组合,但细细品味仍可感到它的形象化特征。“瞎掰”在掰开时,其形似一个人的两手,十指穿插,一张一合,活动自如;“瞎掰”的立卧、动静又形似一憨态可掬的四肢幼小动物,饶有趣味。二是阴阳、动静互补。“瞎掰”如同世间自然万物一样,是一个阴阳共存的统一体,它静、动结合,静为阴,动为阳;卯为阴,榫为阳;张为阴,合为阳;折叠起来,又恰似阴阳合壁。 

“瞎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因其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没有规范的图纸和文字资料,再加上实物遗存稀少,掌握此项技艺的人员寥寥无几,此项制作技艺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为此,密云县决定采取措施对这项宝贵的民间手工技艺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2007年6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Google
 
上一篇:西邵渠金钟总督老会(市级)
下一篇:霸王鞭(市级)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4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9]
 · 北京大观园 [3640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2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60.547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