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北京 >>魅力北京

弘恩寺的故事
  发表日期:2021年12月21日  共浏览217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窦店镇望楚村有一座著名古刹,名叫弘恩寺。这座寺院敕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到了清朝康熙五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719年,又进行过重修。这里不仅是佛家弟子诵经膜拜的佛教圣地,而且还是王公大臣途径此地必须下马进香的地方。

  弘恩寺坐北朝南,前后五进殿宇,规模宏大,雄伟壮丽,碑碣林立,松柏苍劲,四周筑有高大的灰瓦红墙。远远望去,酷似北京紫禁城的外城,让人感觉到特别庄重、雄伟、壮观。

  这么一座古老的寺院,与朝廷的文武官员有什么关系呢?这话说起来可早了。据当地上了年纪的人说,据说这里曾是明末崇祯皇帝第三子,人称:朱三太子出家的地方。当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推翻了明王朝,崇祯皇帝从故官北门逃至景山自缢身亡。而朱三太子则由王承恩背着逃出了京城,后来逃到京郊弘恩寺,削发为僧,出家皈依佛门。李自成当了皇帝以后,在金銮宝殿上发现崇祯的遗书,上面写着:“能杀吾三宫六院,莫杀一个百姓。”李自成看后觉得崇祯还算个明君,后来又听说皇帝的三太子流亡他乡,便派官兵四处查寻。之后,官兵们终于在弘恩寺找到了三太子。于是,规劝朱三太子回京。但是,任凭怎么劝说,太子宁愿为僧,就是不应。李自成没有办法,于是就赐给弘恩寺半副銮舆,又割地三百六十顷作为弘恩寺庙产。并且在弘恩寺门前设了“下马石”,上刻“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这下可好,弘恩寺从此更加兴旺了。

  早先,弘恩寺的大门不是向南开而是向西开的。说起来,这大门可不是随便改的。这当中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据说,清末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从保定过来去北京,弘恩寺是必经之路。传说李总督每次进京途经弘恩寺,到了山门前还得下轿,十分不便。因此,他就派手下人在弘恩寺之侧另外开辟了一条新路,再进京时就可以绕过弘恩寺,免得下轿了。之后,又过了许多年,李鸿章收买了一个人到弘恩寺游说,说什么山门方位不对,弘恩寺要想兴旺,必须改门朝南开。寺中的方丈听后一想,觉得是那么个道理。于是,便改开南门了。这个故事传了许多年,直到现在人们提起来还是津津乐道呢。


Google
 
上一篇:于庄塔
下一篇:田氏阴阳八卦掌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867.18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