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耳峪古村在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地区境内。村落地处山前岗台地,西北群山环抱,峰峦逶迤,东南地势逐渐平缓,丁家洼河蜿蜒向南,两岸植被茂盛,鸟语花香,是个美丽的地方。
这里民风朴实,村民性格开朗好客,闲暇时喜欢聚在一块堆儿讲故事。这一带许多村庄都流传着杨家将(穆桂英)的故事,特别是穆桂英养育孩子的故事,尤为吸引人,其中羊耳峪村名的传说家喻户晓。

传说在北宋时,燕山地区是辽、宋两朝征战的古战场,战事频频,双方在此地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为迅速打开僵持局面,南下中原,辽军在此地摆开了一座天门阵,挑战宋军。面对强敌,穆桂英不顾身孕,亲自率领女兵上阵,与辽兵大战七日。
一日,穆桂英率部闯入敌阵,双方你来我往,混战在一起,战况激烈。穆桂英连斩数将后,正追赶逃敌,突感腹中阵痛,身子一晃几乎跌落马下。好在穆桂英骑的是一匹宝马良驹,颇通人性。感到主人身体不适,便缓缓卧下,不断嘶鸣。
众将见状急令退兵,她们护卫着穆桂英沿着一条小河,急速撤往中军营寨。山里的气候变化多端,先是刮起了风,后是下起了雨。慌乱中,一行人马为躲避风雨走入了一片茂密的森林,迷失了方向。正当大家十分着急,不知如何是好之时,忽然,不远处传来一阵哗啦哗啦的响声,一只小鹿从树丛中走了过来,众人好不惊奇,大家顺着小鹿过来的路径走去,绕过一片荆棘,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片空地上突显一块巨石,巨石旁有一小屋,一名老者正在鹿舍前忙碌。见到来人这般情景,老人急忙招呼家人上前帮忙,先让儿媳将穆桂英安置到屋内,又让儿子回村报信。
穆桂英在此产下了一个男婴,这就是后来威震敌胆勇贯三军的杨文广。附近村里的老百姓,听说勇破天门阵的穆桂英元帅就在此间,小村顿时沸腾了,乡亲们纷纷赶来探望,并将穆桂英母子迎入村中。
小山村的后人,为长久的记住穆桂英的功绩,就把原来的村名“红羊峪”改成了“养儿峪”了。现在静卧在燕山羊耳峪小区的楼群中那块刻有“卓而不群”的大象石,就是相传中杨文广的出生地。虽然现在这里行政地域名称叫羊耳峪,但是人们记忆深刻的名字还是养儿峪。

如今的羊耳峪已是燕化职工的一个大型生活社区,这里有学校、幼儿园、社区医院、超市,社区居民们在这片幸福、祥和的土地上安居乐业。关于羊耳峪的传说还在流传……
选自《房山民间文学》(由赵思敬搜集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