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老虎塔的传说
凡是去过云居寺的人,一定会看到寺西北的一座小山上,矗立着一个塔形小建筑,这就是在当地流传得很广泛的老虎塔。
塔的形制独具一格,别有风采。这座小塔,为何以老虎为名,原来这里包含着一段神奇的传说呢。
当年云居寺,五层院落,六进殿宇,依山势而建,规模宏伟。再加上背后有主山,南、北二塔对峙,古松怪柏,掩映着庙墙殿宇,八百个僧人出出进进,钟声鼓声悠扬悦耳,穿林渡水,时高时低,气魄更显得森幽神秘。
那时的云居寺,有两口大铜锅,据说有一人多高。僧人熬粥时,都得站在锅台上,手拿着丈八长的大铁铲,来搅和锅里的粥。僧人每逢开饭,就由一人敲一个大木梆子,各院的僧人一听到梆子的敲打声,就知道粥已经熬熟了,便纷纷拿着木盆木碗,前来打粥。
有一天,众僧人正紧张而又有秩序地打粥吃饭,忽然,在打粥的队伍里,多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儿。以后,每逢木棒子一响,这个白胡子老头儿就夹杂在队伍里,前来打粥吃饭。
寺里管事的僧人,将看到的这个情况告诉了老住持。老住持一听,便想了一个主意,通知各院的僧人说这几天因为有点儿事故,到时候,梆子不敲了,分别说一声,就来吃饭。这一招儿还真灵验,过了八九天,也没有见到这个白胡子老头儿再来打粥了。
老住持觉得很奇怪,就打发几个僧人,到四周的大大小小村落去打听,都说没有见过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后来,有两个僧人走到小山顶上去查找。呀!竟发现一只大老虎,头朝着云居寺,肚子饿得扁扁的,直挺挺地已经饿死了。
两个僧人见状,赶忙将此事禀报了寺里的老住持。老住持深感出家人应以慈悲为怀,不该轻易地饿杀了一条活生生的性命,何况这只老虎,不知修炼了多少年,已经能变化成人样儿了呢。
老住持便吩咐僧人,连夜抬石选料,在山上建造了这个小石塔,为这只老虎做个纪念。
听说自打建了这座小石塔以后,这里的山更青了,草更绿了,一伙一伙的野兔,一群一群的野鸟儿,时常地来到这里,唱歌儿,跳舞,戏耍,打闹。有时冷眼一看,赶上对付劲儿,就能瞧见塔的一种奇异的变幻尤其是轻云薄雾缓缓飘过山顶时,那塔有时就变幻成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峨然地鸟瞰着云居寺的仙景呢。
选自《房山民间文学》邢一中(搜集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