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丝柏树的传说
也记不得是上方山的哪一代禅师了,只说有两个和尚,老的法号玉智,小的才入空门还没起号两个和尚给山寺饲养着一头毛驴,每天采买度日用食这毛驴确也不同凡间牲灵,按说上方山山路奇峭,一般毛驴不要说驮货,就是只身捷足也上不得那二百六十二级天堑一般的云梯。这头毛驴却不然,每日买何物,只消老和尚写在纸上,放进驮筐,不用跟随,用手一指方向,这头毛驴就如走平地一般,下得山来,在长沟集市出“德义隆”进“昌福祥”,不用几个时辰,就把要买的东西驮运上来。
这自然又是一般传说,但与“聚宝盆”关系不大。单说这个小和尚,每天给驴打草,日复一日,每天打来的草总是一样,总是那般鲜嫩,那般整齐,那般多少,正好够这头驴吃。老和尚心里暗暗称奇,便盘诘原由。小和尚不敢隐瞒,如实告说:“在飞来峰的背阴坡,有一地方湿漉漉,长着一墩青草,割了茬眼见着又长一茬,总也割不光。”老和尚久居山林,立刻猜想到那里一定掩埋着宝物。老和尚求宝心切,命小和尚扛着镐头引路而行,来到此地,二人用手拔草直累得满头大汗手上起泡,也没拔光那墩草、接着用镐创,就听“当啷”一声,创出一个很不起眼的泥瓦盆。两人自认嗨气,小和尚刚要砸,老和尚连忙止住道:“罢了,カ气不能白费,留用夜壶算了。”出家人的规矩,夜间方便不用点灯,只用拐杖探路。老和尚夜半趿鞋,扬杖探到瓦盆,方要解手,可手中的拐棍探在盆内,结果抽回一根拐杖,又立起一根拐杖。老和尚这才明白得了宝贝,欣喜非常。以后,山里住僧吃穿用都不愁,香火越加兴旺,再不用驴子去长沟集市了。忽然有一天:听说有个外国鬼子要进山抢宝,这消息吓慌了两个和尚,担心镇山的宝贝被掠走,便商计着把宝贝埋藏一处,出外躲避一时,打点好了以后,把聚宝盆埋在了善萨殿后的拧丝柏树下,二人躲走了那个外国鬼子进山寻不到和尚也找不到宝贝,就悻悻而归。两个和尚回来后急忙起宝。可是著萨殿后的坡梁上密密麻麻地长了很多拧丝柏树,怎么也找不到埋宝的位置了。从此,这一处柏树与上方山其他地方的不同,都是拧丝柏树,“聚宝盆”也就再没有出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