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现有陈列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位于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的“北国春秋”陈列展,另一部分是位于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的校史展。
“北国春秋”文物陈列分为八个单元,第一单元:石火拓荒——北方大地上的聚落和古国;第二单元:青铜遗韵——华夏形成中的戎狄与方国;第三单元:帝国长风——从旧秦中到新秦中的开拓;第四单元:民族融合——从盛乐城到洛阳城的跨越;第五单元:天朝远域——丝绸古道上的长安与西域;第六单元:长城内外——北方各民族的分立和交融;第七单元;天骄立马——大元一统下的中原与草原;第八单元:芳草碧天——风云际会中的内地和边疆。该文物陈列立足于北方地区,重在反映北方民族与中原王朝数千年来的历史画面,以折射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进程。
校史展览主要有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1937年陕北公学诞生至1949年华北大学迁址北京的相关情况;第二部分为1949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至1973年人民大学被迫解散期间的学校建设、学生生活情况;第三部分为1978年人民大学复校至2000年学校的恢复与发展;第四部分为新世纪以来人民大学的新发展。该展览简略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大学从最初的陕北公学一直到当前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面旗帜的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过程,展示了人民大学的主要建设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