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东城区东华门街道天安门广场东侧路,是新中国国庆十周年十大工程之一。其前身是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最初设立在北海团城。1958年在由毛泽东主席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上,做出了在北京新建八个博物馆和展览馆的决定,中国革命博物馆是其中之一,馆址选定在天安门前,并要求在1959年“十一”前布置基本陈列,向国庆十周年献礼。该馆由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主持,清华大学等单位集体设计,1958年10月开始动工修建,1959年8月落成。1960年筹备处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并迁入新址,正式开放。
1969年9月,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至198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恢复独立建制,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这一名称废止。200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合并上述两馆的基础上,在该地正式挂牌成立。博物馆南、北面长149米,东、西面长313米。内部分为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两个部分,前者位于北部,后者位于南部。公用门厅、礼堂等位于两者中间。对外的陈列部分都布置在二、三层,所以正门厅位于二层,是整个建筑的交通枢纽。由此向南、北行可进入中央大厅。二、三层展厅共有展览面积约 23500平方米。中央局部四层部分 作为珍藏室、办公室、阅览室和研究室。底层主要为通风机房、仓库、珍藏室、工作室、食堂、厨房、车库等用房。还有一座位于中央大厅下面的礼堂,有专用门厅通东面大厅。另有两个门厅,一个通北面长安街大门,另一个通南面大门,都有楼梯与二 层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