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北京 >>魅力北京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
  发表日期:2021年12月18日  共浏览203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装裱修复技术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中国传统书画大多是用墨色作于纸、绢上,经过装裱之后加以收藏。由于其材料的特殊性,十分难以保存。装裱修复技术便成为中国传统书画得以流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书画装裱对于保存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展现独特的民族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众多珍贵的书法、绘画等,能够幸存到今天,在很大程度上是经过装裱的缘故。图片

书画装裱与修复主要包括:对绘画、书法进行艺术性装饰,对以纸、绢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艺术品的托裱加固,对古代艺术品进行修复等。其完全利用传统手工技艺,以宣纸、绫绢、浆糊、国画颜料为材料,以棕刷、排笔、马蹄刀、水油纸、浆油纸等为工具,通过特有的程序,完成装裱修复。图片

南北朝宋明帝年,对书画装裱进行过一次整理,画的尺寸做了“以两丈”的定,解决了阅览的不便,使收藏卷卷相当。同时规定了卷度,轴(头)织带准,使画的装裱更加于美合理。隋炀帝即位后,将内府所藏书画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品使用红琉璃轴,中品使用绀琉璃轴,下品使用漆轴作为装饰。隋代的书画装裱是从两晋南北朝向唐代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历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贞观、开元年间对书画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收集活动。从这时起,书画的装裱变得更加考究。唐代所著《代名画》中,我国最早的画装裱收藏的著《装背裱》。

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至明清时期基本定型,形成以北方为中心的“京裱”与以苏杭为中心的“苏裱”两个流派。清宫造办处专设“裱作”一项,汇集南北高手从事宫廷收藏书画的装裱与修复工作。1949年后,国家文物局将全国书画装裱修复高手请到故宫,专门负责装裱修复故宫收藏的书画文物。张耀选、杨文彬、孙承枝、江绍大、张有年等一批国家级装裱大师,先后修复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展子虔《游春图》、韩滉《五牛图》、马和之《唐风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等一系列国宝级文物;修复了马王堆出土帛画、银雀山出土帛画、湖北出土战国帛画等出土文物。

2008年,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徐建华被命名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Google
 
上一篇:金漆镶嵌髹饰技艺
下一篇:古代钟表修复技艺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750.00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