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回来,如果还有什么可以写的,那就是散布于喜马拉雅山区的那些避暑胜地,位于印度境内的就有达吉岭(Darjeeling)和它的一个自治州——锡金(Sikkim)。
本文之所以把重点放在天气上,原因是:印度天气炎热,其中很多邦还是沙漠,这就导致印度人不善御寒,但避暑功夫第一;也因为天气长年燠热难当,变通的方法是所有节目都改在晚上举行。
印度北方的避暑山区
据报道,印度最热的季节是在初夏,大约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最高峰,热季中印度每年常出现摄氏45度至50度左右的高温和热浪。最“害怕炎热”的是西方到印度殖民的英国人。在温度高到令人无法忍受的夏季,那些来自欧洲的统治者只好另想办法生存和工作,最后他们决定在靠近喜马拉雅的山区开辟避暑山庄。
达吉岭依山而建,到处是阶梯式的风景,美丽的景色就分布在山顶、山腰、山麓。
达吉岭海拔7000多公尺,是一个常年云障雾锁的山国,远望可看到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Everest)和位居第三的康城章加峰(Kanchanjunga)。夏季的气温是摄氏8度到15度,这里目前已被视为印度少见的世外桃源。
世界著名的“茶乡”
此外,它还是一个世界著名的“茶乡”,境内到处可见高耸入云的参天树木和漫山遍野的翠绿茶园。当地的红茶远近闻名,据介绍,当地有78座茶园,4万人在茶园内工作,其中大部分是女性。
我参观的一家小型茶叶处理厂,设备简陋,再加上是在寒冷的季节,厂内非常冷清。可是,对于产品的分等分级,要求却很高,每年5月到8月的茶叶是全年中最佳,想去旅游又喜欢喝茶的朋友,敬请留意了。
达吉岭人口只有八万,整个山城是依山而建,到处是阶梯式的风景,美丽的景色就分布在山顶、山腰、山麓。
充满欧陆色彩
达吉岭山上有许多英国人留下来的别墅,现在已经改装成旅店。有趣的是,里面的欧陆色彩一点也没有退色,这得益于当地政府或旅游部门的妥善保留和照顾,譬如屋内挂满过去屋主的全家福照片,甚至连过去用的老掉牙的客厅、餐厅、卧房的家用煤炭保暖火坑也照常作业,用时不断加煤。
就不知道会不会吸入过多二氧化碳会有损健康?可是,天气寒冷又缺乏暖气设备,有火是比没火好!有热是比没热好!
达吉岭的山下是个市集,和锡金一样,两个地方都位于边境地区,周围地区的各色人等都前来赶集,物产和人种同样精彩。
这里也是两所大学的所在地,植物、动物园也很有名。在自然史博物馆里,收藏展示着世界少见的4300件鳄鱼和各种动物标本。值得特别介绍的是,山上有一所规模很大的爬山学院,设在里面的博物馆,是专门展示世界各国爬山英雄的资料和照片,非常值得一看一游,地点就在动物园的旁边。
达吉岭的火车也很有名,它全长197公里,全程9个小时,火车以每小时6里的速度行驶,是目前少见以蒸汽发动的火车,它在1999年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乘火车游锡金
据说,如果要改坐吉普车上达吉岭,也要由下到上爬足3个小时,旅途遥远,路况也不好。其实,火车的车龄都有70年,它采用煤炭发动,速度很慢,也比我们坐过的火车小得多。
坐火车的好处是,可以带你一路穿过村镇和山岭,赏尽沿线最美的景致,车票大约是200多卢比(约20新元)。
从达吉岭进入锡金要另外签证,锡金也被英国和印度统治多年,是个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印度自治州。很多达吉岭的人都很羡慕锡金目前的经济起飞。据说,锡金本来物产就丰富,全境的森林面积是35%,可以造纸的针叶林木更是丰产。
此外,境内矿产有锌和煤,自从日本人大量涌入山区种植花菇,带动当地各种行业的发展,房子越建越多,道路也越修越好。近年来,锡金也是背包旅客的乐园。
由于位处中亚和南亚交界处,全境多山,东北西三面都是高山,其中的最高峰,海拔是8586公尺,是印度最高峰,也是世界第三高峰。整个锡金的地型,好像被马蹄包围,导致这里的奇峰峻岭、河流湖泊处处可见。
锡金人种复杂,据说是个美人乡,锡金人大多会讲英语,男人很有教养,许多男孩也乐意出家为喇嘛,据说,是家中有3个男丁的,其中一个就要送到佛寺修行。可是,也有人说,锡金人喜欢在身上涂上麝香和奶油,味道很重,那是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所带来的特点,也不是其他地方可以嗅到,就叫“锡金味”吧!
锡金寺庙的标志是房子主体建筑涂成白色,正面多有双鹿和法轮。锡金佛教比西藏更注重绘画,白墙上常有彩绘。普通人家也用双龙为装饰。
两地的民居都是建在公路两旁,逢下雨常有土崩路坏,路面又窄又多弯曲,但,司机东闪西避,驾驶技术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