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出境旅游 >>亚洲旅游

阿富汗概况
  发表日期:2021年11月26日  共浏览190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国名: 阿富汗 (Afghanistan)

    独立日:8月19日(1919年) 

    阿富汗新年(阿历):3月21日 

    独立纪念日:8月19日 

    开斋节:(每年日期不定,随伊斯兰阴历而变) 

    古尔邦节:(每年日期不定,随伊斯兰阴历而变)

    国旗:2002年2月5日,阿富汗采用新国旗。新国旗是根据1964年的阿富汗宪法设计的,由黑、红、绿三色长条图案和阿富汗国徽构成。

    国家政要: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 (Hamid Karzai) ,2001年12月22日任阿临时政府主席,2002年6月13日在阿富汗紧急支尔格大会上当选为过渡政府总统,任期至2004年大选。2004年11月当选阿富汗总统,任期5年,12月宣誓就职。议会上院议长西卜加图拉·穆贾迪迪,下院议长尤努斯·加努尼,2005年12月当选。  

    自然地理: 面积652300平方公里。位于西亚、南亚和中亚交汇处,扼南北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重要。北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东和东南与巴基斯坦毗邻,西与伊朗交界。境内多山,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4/5,北部和西南部多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平均海拔1000米。全国最大的兴都库什山脉自东北斜贯西南。主要河流有阿姆河、赫尔曼德河、喀布尔河和哈里鲁德河。大陆性的气候使全国干燥少雨,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季节明显,冬季严寒,夏季酷热。    

    
阿富汗的三大民族 

    普什图族有人口1100万,约占阿富汗总人口的40%。普什图人对国家断断续续统治了两个世纪。被推翻的国王查希尔、塔利班领袖奥马尔、前总理希克马蒂亚尔都是普什图人。绝大多数普什图人是穆斯林逊尼派。普什图人主要居住在兴都库什山以南。从19世纪下半叶起,普什图人开始从兴都库什山脉向北迁移,因而那里留下几个普什图人的飞地(在昆都士、迈马纳和马扎里沙里夫地区)。在阿富汗北部,普什图人不到15%。 
  
    第二大民族塔吉克族有人口500万,占全国人口25%。塔吉克人属穆斯林逊尼派,是阿富汗历史上人才辈出的民族,在国家中有很强的影响力。大多数部长、银行家和大商人都来自这个民族。他们主要居住在巴达赫尚、塔哈尔、赫拉特、朱兹詹、萨曼甘、巴尔赫、昆都士等省份以及潘杰希尔谷地。大多数喀布尔人也是塔吉克人。如果不把拉巴尼短暂的执政算进去的话,塔吉克人总共统治过阿富汗两次——14世纪、20世纪20年代末。阿富汗塔吉克人的主要语言是达里语。而东北部地区的塔吉克人讲塔吉克语。塔吉克人是北方联盟的骨干。已故的马苏德将军、拉巴尼总统、法希姆将军、伊斯梅尔汗将军都是塔吉克人。

    第三大民族乌兹别克族有人口230万。乌兹别克人相当稠密地居住在靠近独联体的省份。阿富汗的乌兹别克人是穆斯林逊尼派,主要讲两种语言——乌兹别克语和达里语。 

    首都: 喀布尔(Kabul) ,人口约215万(2003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3℃左右。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33个省,省下设县、区、乡、村。各省名称:喀布尔、巴达赫尚、塔哈尔、昆都士、巴尔赫、朱兹詹、法利亚布、巴德吉斯、赫拉特、古尔、萨尔普勒、萨曼甘、巴格兰、巴米扬、帕尔旺、瓦尔达克、卡比萨、拉格曼、努尔斯坦、库纳尔、楠格哈尔、洛加尔、加兹尼、乌鲁兹甘、法拉、尼姆鲁兹、赫尔曼德、坎大哈、扎布尔、帕克蒂亚、帕克蒂卡、霍斯特、代孔迪。  

    政治:2004年1月,阿富汗制宪大支尔格会议(大国民会议)通过新宪法。根据新宪法,阿富汗实行总统共和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下院和上院组成。下院议员总数在220-250人之间,各省至少有1名女性议员。下院议员由人民以自由、普遍、不记名和直选的方式产生,任期5年。上院议员则分别由各省议会选出1名,任期4年;各省之区议会选出1名,任期3年。上院其他三分之一议员,由总统在专家和阅历丰富的人中任命,其中两名为残疾人代表。同时,总统任命的人中50%须为女性。伊斯兰教为国教、军队国家化、男女平等、各民族平等、国家统一等,均作为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写入了新宪法。2005年12月19日,阿富汗首届民选议会召开首次会议,标志着阿富汗三十年来首届民选议会正式开始工作。 
     
    经济:阿富汗是个落后的农牧业国家,1971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阿矿藏资源较为丰富,但未得到充分开发。目前已探明的资源主要有天然气、煤、盐、铬、铁、铜、云母及绿宝石等。阿可能拥有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铜矿、全球第五大铁矿脉,7300万吨煤。此外,天然气储藏量约为1852亿立方米,石油储量约为9500万桶。阿富汗的河流大部分是内陆河,多注入沙漠和湖泊。主要河流有阿姆河、喀布尔河、赫尔曼德河和哈里鲁河等。多年战乱使阿工业基础几陷崩溃。轻工业和手工业为主,主要有纺织、化肥、水泥、皮革、地毯、电力、制糖和农产品加工等。手工业约占工业产值的42%。农牧业是阿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耕地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棉花、甜菜、干果及各种水果。主要畜牧产品是肥尾羊、牛、山羊等。主要出口商品有天然气、地毯、干鲜果品、羊毛、棉花等。主要进口商品有各种食品、机动车辆、石油产品和纺织品等。二十多年战乱,使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交通、通讯系统、轻重工业、教育和农业基础设施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生产生活物资短缺,曾有6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阿富汗过渡政府成立以来,采取了诸多举措刺激国内经济重建。阿政府积极利用国际援助,恢复国内经济造血功能,大力进行交通、能源、水利灌溉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颁布了投资法,鼓励国外商企赴阿投资。阿经历了多年凋敝后已逐渐开始战后经济重建进程。货币名称:阿富汗尼(Afghani),简称阿尼。2002年10月7日,阿过渡政府发行新币阿尼,与旧币比值为1:1000。

    新闻出版:主要报纸有《喀布尔时报》(阿官方报纸)、《喀布尔周报》(阿唯一一份英文报纸)、《祖国报》、《阿尼斯报》等。阿富汗广播电台成立于1925年,对外用9种语言广播。阿富汗电视台于1978年建立,用波斯语、普什图语播放。

    外交:阿富汗政府历来奉行独立、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之一。阿过渡政府成立后,奉行积极的外交政策,坚持与各国交好原则,努力融入国际社会。

    与中国关系:阿富汗于1955年1月20日与中国建交。在1979年以前,两国一直保持友好关系,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苏联侵阿期间,中国政府不承认阿政府。1992年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2005年4月阿富汗副总统哈利利访华。2006年6月18日至21日,卡尔扎伊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阿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阿两国发表联合声明。

Google
 
上一篇:不丹、尼泊尔9日
下一篇: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218]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15]
 · 北京大观园 [3654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7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74.02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