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3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西侧,距离礼泉县17公里。是一所展示初唐文化及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家先后对昭陵陵园地面遗迹和200余座陪葬墓中的39座进行了发掘清理,收集各类等级文物4000余件,遂于1972年依昭陵陵园中心的李勣(徐懋功)墓建成昭陵文物管理所,对昭陵文物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和保护。1978年,昭陵文物管理所晋升为昭陵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 博物馆采用古典式轴对称庭院模式建筑。主要陈列分为昭陵文物精华展、昭陵碑林、昭陵唐墓壁画三大主题。昭陵文物精华展陈列着昭陵陵园出土的200余件珍贵文物,反映唐代初期文化、经济、政治、军事及社会各方面的情况;昭陵碑林集中了昭陵陵园现存的40通碑石及出土的40余合墓志,为研究我国初唐书法及石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还可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具有纠史、证史、补史的特殊价值;昭陵唐墓壁画陈列了昭陵五座陪葬墓出土的37幅近300平方米的珍贵壁画,这些壁画,多为世俗生活的写照,也有部分理想主义的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考古价值,也极具艺术观赏性。昭陵博物馆保存的大量历史文物,不仅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而且是反映唐代前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珍贵资料。昭陵碑林更是被日本友人誉为“中国的三大碑林之一”。 贴金彩绘文、武官俑【唐显庆二年(657)】:张士贵墓出土。通高68.5-72.5厘米。造型准确,彩绘细腻,华贵大方,工艺精湛,色彩绚丽,为几十年来我国考古界所罕见,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国宝”级文物。 三梁进德冠【唐咸亨三年(672)】:李勣(徐懋功)墓出土。高23厘米,直径19.5厘米,重400克。鎏金铜叶做骨架,皮革张形,皮革外刻出蔓草花饰。是我国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官帽实物。 李勣碑【唐仪凤二年(677)】:唐高宗李治“御制、御书”。通高7.5米,为目前昭陵陵园最高大、保存最完整的一通神道碑。其书法“遒媚缠绵,风神洒落”,(清杨宾)1979年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全国书法艺术名碑”。1996年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昭陵六骏碑:北宋游师雄立。弥补了唐刻昭陵六骏石屏破损之憾,为我们研究昭陵六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956年被列入《陕西省名胜古迹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昭陵博物馆 办公电话:029-35767009 传 真:029-35767395 门票价格:21元,学生票10元(凭学生证) 团体票打八折。 开放时间:8:30-18:00 9:00-17:30(冬)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 邮编:713206 乘车路线: ⒈咸阳市乘车路线,咸阳汽车站乘坐咸阳至烟霞、赵镇方向的汽车,在昭陵博物馆下车。 ⒉西安市乘车路线:在城西客运站坐西安至烟霞、赵镇方向的汽车,在昭陵博物馆下车;或者坐西安至礼泉方向的汽车 在礼泉下车改乘礼泉至北屯的班车在博物馆下车。 ⒊自驾车行车路线:312国道北上召路口向北直走28公里到达北屯向左拐7公里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