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将规划建设“城市风轮”通惠河沿线自行车专用路示范项目,绿色出行比例将提高到80%。
绿心公园
运营一年仍“碳盈余”
本次大会以“聚焦‘双碳’目标,探索绿色发展”为主题,邀请多方专家学者为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会上,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说,城市绿心公园所在地曾是东方化工厂,公园建成后,真正实现了“森林入城”。
城市绿心公园未来将打造成城市副中心首个近零碳排放组团。经权威认证机构测算,开园已经一年多的绿心公园,目前仍处于“碳盈余”状态。园内超过85%的植被覆盖率持续固碳释氧,所有建筑均综合运用了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等绿色低碳能源技术。
“十四五”时期,副中心将继续大力推行绿色建筑。2030年起,具备条件的新建建筑全部按照超低能耗标准设计建设。目前,北京绿色交易所碳配额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涵盖重点排放单位900家左右,累计成交7032万吨,累计成交金额达20.18亿元,初步形成全国较有影响力的碳金融交易市场。
通惠河边
将规划建设自行车专用路
“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将规划建设“城市风轮”通惠河沿线自行车专用路示范项目,绿色出行比例将提高到80%,慢行系统道路长度达到2100公里,比11条北京六环路连起来还要长。此外,还将打造连续舒适的林荫路步行系统,实现街区道路100%林荫化。
在“绿道系统规划”图上,全长45.6公里的温榆河-北运河(城市段)绿道尤为显眼。这条绿道串起运河商务区、运河公园、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和大运河森林公园,是通州区最早建设的一条绿道。“十四五”时期,绿道在城市副中心还会越来越多。40公里长、平均宽度5米的潮白河绿道已基本建成,绿道内不仅有骑行道,还有步行道,组成慢行系统串联起百亩彩林观景区等若干彩林片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通州区委书记赵磊表示,“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将以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实施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动,构建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系统,推动城市副中心“双碳”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本报记者 陈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