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全市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广义的山地(包括山地和丘陵)约占土地总面积的一半。 全市总面积3613.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3080.9平方公里,海域53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6公里。
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5%,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和潮安县北部。境内主要山脉有粤闽交界的武夷山系 — 嶂宏山脉支脉和潮梅交界的莲花山系 — 凤凰山脉。凤凰山脉的主峰凤凰大髻,海拔1497.8米,是全市最高山峰。
凤凰山坐落于潮州城区北面约40公里处,主峰山势巍峨屹立,终日云雾缭绕,银瀑飞泻,雄伟壮丽;山上奇花异草,苍松翠柏。站在顶峰环视,群山俯伏脚下,潮州城远近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乌岽山是凤凰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391米。乌岽山顶峰西侧的天池是凤凰山风景区中最迷人的一处。天池是由古火山口形成的,面积约4万平方米(60亩),常年泉水喷涌。无风时节,波平如镜,青山、蓝天、白云映入水中,格外秀美。池中繁殖着稀世奇珍四脚鱼(学名蝾螈,属于两栖类动物),还有软壳石螺及各种蛙类和高山蝶类。夏日,山上凉爽如秋,天池碧波荡漾;冬天,池水冰冷透骨,严寒时水面还有数寸厚冰,有时山上还纷纷扬扬飘洒着雪花,颇有北方冬天的景色,是粤东奇景。乌岽山上有很多石景,形状独特的奇岩怪石,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
凤凰山是畲族发源地,以龙犬为图腾,有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现凤凰山的石鼓坪村是畲族的聚居地。凤凰山是我国著名产茶区之一、茶场有2万多由,品种有石古坪乌龙、名花、奇兰、黄淡、铁观音、本山和大红肉桂等、其中最出名的是凤凰单丛,被评为全国32种名茶之一。
主要河流韩江、黄冈河自西北向东南斜贯潮州全境。韩江为粤东第一大河,源流有两条,即梅江和汀江。梅江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与陆河县交界的七星岽,汀江发源于福建省宁化县的木马山,两江汇合于三河后称为韩江, 韩江从西北向东南斜贯县境,支流众多,有凤凰溪、文祠水、秋溪水、田螺湖水、石陂水、金砂溪水、铁东水、坎下湖水、江东水、白莲水、白贡水、浮石水、小松水、大松水、克安水、西林水、绿竹水、高厝塘水、头塘水、二塘水等,形成巨大水系。集雨面积共达400平方公里以上。在潮州市区以南,韩江分东溪、西溪、北溪,流经潮安县境内后经汕头、澄海境内入海。在县境内总长度合计96公里。
潮州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夏长冬短,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不见雪,年平均气温21.4℃,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0.5℃。年均降雨量1685.8毫米。是个天然的恒温箱。
各季节气候:
春季(3~5月份)是过渡季节,气温和降水均处在上升时期。正因为这个时候是冷暖天气交替的变化季节,所以它的不稳定性很大。有的年份会出现春光明媚的春天,而有的年份却会出现持续的低温阴雨倒春寒天气;在某些年份因为雨季来得迟,可能出现持续性的干旱。但从常年的情况来看,雨季在4月份便开始了,各地先后进入前汛期。
夏季(6~8月份)由于受海洋气团的影响,普遍吹偏南风,带来丰沛的雨水。6月份是广东前汛期的降雨高峰期,各地出现暴雨的机会甚多。同时,每年的6~10月又是热带气旋影响广东的主要时段,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有89%以上出现在这个时段内。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全省的月平均气温达到28~29℃。极端的最高气温曾出现过42℃(1953年8月12日,韶关市)。潮州市多年来的极端最高气温为38.7℃,出现在1953年8月12日。
秋季(9~11月份)冷空气开始影响广东,潮州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多晴朗天气,少降水,开始进入干季。热带气旋活动的次数减少。11月份虽不是热带气旋最活跃的季节但仍有出现的可能。
冬季(12~2月份)普遍盛行东北风或北风,来自北方既寒冷又干燥的空气,经过长途跋涉以后,增温、增湿,强度大为减弱,到达广东时风速已经变小、气温偏高,所以潮州冬季较温暖。但个别年份在寒潮来临时,也可出现霜冻天气。冬季是潮州市的干季,降水较少,多晴好天气,光照充足。1月份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为9~16℃,南北部的温差达7℃以上。极端的最低气温曾记录到零下7.3℃ ,潮州市多年来的极端最低气温为0℃。在潮州,冬季虽有南下的冷空气影响,但因所处纬度较低,1月份平均气温仍有13.5℃,故并无气候意义上的冬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