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门头沟的古村落哪里最有名,那必然是爨底下~
这也是每一位来门头沟旅游的人,不能不去的一个打卡地。
你要说这里有什么魅力,那一定是存留至今的那一份古典韵味。小编带您走爨底下,一起穿越时光~
这里处处可入景,处处成诗。一回廊,一转角,处处有风情。
爨底下村,明代建村。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村内祖先随山西向北京移民之举,由山西迁移至此,建立了这座韩氏聚居之地。
明正德十年(1515年),爨底下村一世祖韩甫金、韩甫银、韩甫仓三兄弟奉命自沿河城到爨里口守关,逐渐繁衍发展,形成了韩氏聚族而居的爨底下村。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修建古驿道,此后逐渐发展成为过往商贾的重要落脚驿站,既而形成古村聚落。
爨底下村尊奉"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应用古代"风水理论"选址定位,确定土地使用的分布及安排,注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以充分发挥自然地利潜力和生态环境条件,与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相结合,依山就势,筑宅建院,引水修塘,随坡开田。
爨底下村整体上分为上下台面,以龙头山为中心沿展出一组放射状扇面形建筑群体,村内道路趋山而行,上下两个台面分别有一条平行于等高线的主路,两条主路加上众多山道和院落之间的巷道四通八达。依照地形地貌的不同,宅院朝向也不同,形成了密集型的山地立体布置方式。
在有限的基地上取得最大的立体空间的利用效益,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一颗二月兰悄然绽放在历史的石缝之中,与这里的四时万物融为一体,独有无限芬芳染醉了满村诗意。
寻幽古村落,最难得一份静谧之心。这里远离尘世,这里与山水相连,这里可以仰望最纯粹的蓝天,这里可以触摸到白云悠悠。你是摄影者,一屋一宇都能成影;你是画家,处处都可落笔;你是诗人,一砖一瓦都值得歌咏。
爨底下村承受地形高低变化依山布置,在以龙头山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控制下,将70余座精巧玲珑的四合院民居随山势高低变化分上下两层,呈放射形态灵活布置在有限的基地上。建筑分布严谨和谐,变化有序,鸟瞰村落的整体布局,形如"葫芦"、又像"元宝",建村者意在取"福禄"、"金银"之意,为古村赋以吉利的寓意。
无限美好在此中,这穿越时光的所在,迤逦成无边的诗意和浪漫的情怀,妆点着大山的风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