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北京 >>京郊旅游 >>京郊游记攻略

距今约600余年的古村落,诗意唯美之境!
  发表日期:2021年8月22日  共浏览175 次   出处:门头沟区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要说门头沟的古村落哪里最有名,那必然是爨底下~

这也是每一位来门头沟旅游的人,不能不去的一个打卡地。

你要说这里有什么魅力,那一定是存留至今的那一份古典韵味。小编带您走爨底下,一起穿越时光~

这里处处可入景,处处成诗。一回廊,一转角,处处有风情。

爨底下村,明代建村。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村内祖先随山西向北京移民之举,由山西迁移至此,建立了这座韩氏聚居之地。

明正德十年(1515年),爨底下村一世祖韩甫金、韩甫银、韩甫仓三兄弟奉命自沿河城到爨里口守关,逐渐繁衍发展,形成了韩氏聚族而居的爨底下村。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修建古驿道,此后逐渐发展成为过往商贾的重要落脚驿站,既而形成古村聚落。

爨底下村尊奉"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应用古代"风水理论"选址定位,确定土地使用的分布及安排,注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以充分发挥自然地利潜力和生态环境条件,与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相结合,依山就势,筑宅建院,引水修塘,随坡开田。

爨底下村整体上分为上下台面,以龙头山为中心沿展出一组放射状扇面形建筑群体,村内道路趋山而行,上下两个台面分别有一条平行于等高线的主路,两条主路加上众多山道和院落之间的巷道四通八达。依照地形地貌的不同,宅院朝向也不同,形成了密集型的山地立体布置方式。

在有限的基地上取得最大的立体空间的利用效益,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一颗二月兰悄然绽放在历史的石缝之中,与这里的四时万物融为一体,独有无限芬芳染醉了满村诗意。

寻幽古村落,最难得一份静谧之心。这里远离尘世,这里与山水相连,这里可以仰望最纯粹的蓝天,这里可以触摸到白云悠悠。你是摄影者,一屋一宇都能成影;你是画家,处处都可落笔;你是诗人,一砖一瓦都值得歌咏。

爨底下村承受地形高低变化依山布置,在以龙头山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控制下,将70余座精巧玲珑的四合院民居随山势高低变化分上下两层,呈放射形态灵活布置在有限的基地上。建筑分布严谨和谐,变化有序,鸟瞰村落的整体布局,形如"葫芦"、又像"元宝",建村者意在取"福禄"、"金银"之意,为古村赋以吉利的寓意。

无限美好在此中,这穿越时光的所在,迤逦成无边的诗意和浪漫的情怀,妆点着大山的风骨


Google
 
上一篇:假装在海边!北京依山傍水的清凉避暑地,如同油画般绝美,居然全部都免费~
下一篇:古树结的果子有何不同?在华北最大的古桑园里边走边吃,还能顺便游个园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93.750毫秒 中华旅游网